第44: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图1
图2
  教完中点四边形这一模块后,教师可出示例1、例2(这一图形在第一章大量出现,学生并不陌生),再出示例3,并鼓励学生对例3的图形进行拆分,找出图中自己所熟悉的图形.基于例1、例2,学生很快能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并能根据例1、例2的基本图形特征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将原题进行拆分,得到两个基本图形,并运用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找到例3的证明思路.

  设计意图:先设计例1、例2两道简单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其基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然后再出示例3这道比较复杂的题目, 让学生对这道题目的图形进行适当地分析和提炼,辨认出例1、例2的基本图形, 或者构造出它们的基本图形;从而根据基本图形的性质, 择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迅速地找到证题思路和证题方法,让学生感受基本图形对几何证题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拆分能力,提高学生顺向推理的问题解决技能.

  三、精于变式题组的设计,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迁移能力

  在样例学习中至少应该向学习者提供两个以上的样例,学习效果才会较好.样例中变式的增加可能促进图式和迁移的获得,因此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把握问题性质特征的系列样例,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迁移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手段.

  我们可以先对样例中某个关键的表面特征进行变异,引起学生对该特征的重视,并对问题的类型进行类比,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表面相似这个“相同中的不同”找出源问题所要体现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与此同时,问题类型的相似使得学生模仿这种解题思路,并运用于具体的新问题中.而且学生将逐渐变得有心得和自信,能够逐步摈弃表面特征继而转入根据结构特征对问题进行类比、归纳,促进图式和迁移的获得.

  案例三:判断全等或相似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互相垂直的变式设计.

  例1:如图,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 试猜想AD与BE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式特征,找到相似的类型问题(案例一之例题),运用其解决原理解决上例,并引导学生明确:证两对应斜边垂直,关键是找出斜边夹角所在的三角形,再利用两线相交对顶角相似的基本图形,找出其相似三角形.

  例2:如图3,△ABC的边BC在直线l上,AC⊥BC,且AC=BC;△EFP的边FP也在直线l上,EF⊥FP,且EF=FP·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结AP,BQ.试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分析:证夹角∠PMB所在三角形的对顶角三角形相似 .

  例3:如图,把两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BC上, 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问AF与BE是否垂直?并证明. 

  条件的改变不代表目的的改变,45°的三角板变为30°的三角板同样给出信息:两对直角边的比例:■=■,将该比例进行变形:■=■,可找到△BEC∽△ADC,得∠EBC=∠DAC,同样达到证对顶角三角形相似的目的.

  例4: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DEFG的边DE上,连接AE、GC.(1)试猜想AE与G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将正方形DEFG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落在BC边上,如图2, 连接AE和 GC.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分析:想办法证两斜边夹角所在三角形的对顶角三角形相似.

  设计意图:①例2通过改变题目的表面特征,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识别模型的能力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运用,用“量”的积累达到知识的记忆与巩固.②例3通过改变题目的结构特征,保留了源问题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将问题的本质特征从图形中提炼出来,达到了对“源问题”质的理解.③例4的综合变式练习,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拓展、延伸,能完全促进学生图式和迁移的获得,促进了有效学习的发生.

  “样例”以其显著的优点,以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颇受青睐.数学样例清除了抽象的数学理论架构和人们认知之间产生的隔阂,将所教学的知识串起来,易化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让学生好学、好记、好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技能的获得及学习的有效迁移,使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罗 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视点·卷首语丝·缓解职业倦怠,教师个人努力至关重要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7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8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9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10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1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2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3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4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5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6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7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8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9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0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1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2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3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用好评估机制,创建绿色班级
   第24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聚焦学生学习
   第25页:教苑·班队园地·家校合力,让爱延伸
   第26页:教苑·班队园地·家访工作的个案分析
   第27页:教苑·班队园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28页:教苑·班队园地·钟老师,我毕业了
   第29页:教苑·班队园地·鼓励教育不宜多用
   第30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1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2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3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4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5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6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7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8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39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40页:教苑·学科教研·让小题大作时,大题也在小作
   第41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2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3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4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5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6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7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8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9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0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1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2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3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4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5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6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7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8页:博览·杏坛三味·教书,为了什么
   第59页:博览·杏坛三味·由教师穿女仆装上课说开去
   第60页:博览·杏坛三味·一堂令人遗憾的作文课
   第61页:博览·杏坛三味·“美好教育”成就奇迹
   第62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3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4页:博览·粤教新声·全省40个单位、80人被评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65页:博览·粤教新声·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公布
   第66页:博览·文苑长廊·他们
   第67页:博览·文苑长廊·乡间繁华
   第68页:博览·信息平台·网络正在改变世界教育方式
   第69页:博览·信息平台·家庭环境影响7岁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
   第70页:教苑·教学拾粹·岐义处追问,问出所以然
   第71页:教苑·教学拾粹·话说“游戏”
   第72页:广告
   第73页:广告
   第74页:广告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广东教育综合版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44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2013-03-05 2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