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是英语课难度较大的课型。它不像听说课,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说说练练,学生非常感兴趣。在上阅读课时,学生面对一篇较长的文章,面对着生词,在短时间内要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决和文章相关的一些问题。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老师的传统做法通常是:快速阅读,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找出答案,提问,学生回答;精读,提出若干个问题,展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仔细阅读,找出答案,提问,学生回答;分析文章重点句式、短语等。这种教学步骤的确符合阅读课型设计,对学生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也很明确,但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无法落实。以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 3a “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为例,我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并进行了分析对比。
课例一
教学对象:初二(2)班
1. 导入(1分钟)。通过迪士尼卡通人物图片,引出迪士尼乐园的话题。
2. 快速阅读技巧训练(3分钟)。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迅速浏览全文,在一分钟内找到答案。规定的时间到了,对学生进行提问。
3. 精读训练(15分钟)。给出6句与文章有关的陈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然后判断6个句子陈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要进行改正。学生完成任务后,我对学生进行提问。
4. 写作训练(15分钟)。我先提问: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Disneyland? Why?请4-5名学生回答。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上述的写作任务,下课后上交。在10分钟的写作过程,大多数学生比较认真,有的还不断翻阅文章,但是有一部分能力弱的学生只写了一两句话。
课例二
教学对象:初二(1)班
1. 导入(1分钟)。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又在大圈的左右上方紧挨着各画两个小圈,此时许多同学猜出来了,是迪士尼卡通人物米老鼠,由此引出迪士尼乐园的话题。
2. 快速阅读技巧训练。我让学生读一次问题,然后给予明确指令:“迅速浏览全文,只要你找到答案就马上举手示意。One, two, three, go!” 学生听到指令后就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全力以赴了。只要有同学举手,我便点名告知全班。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只用了15秒,好胜的学生们都不甘示弱,加足了马力,1分钟限时到的时候,全班有46名学生举了手。我本想进行个别提问,可问题一提,全班便迫不及待的回答了。
3. 精读训练(15分钟)。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5分钟内精读全文,然后对出示的6个句子进行抢答,并对错误的陈述进行改正。在每个陈述后面设有不同的分值,学生回答完后我再展示该题分值,增加趣味性和神秘感。特别说明的是竞赛过程中学生不允许看书。明确了要求后,学生们都聚精会神的利用这宝贵的5分钟开始阅读。竞赛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极为活跃,班上几个基础最差的同学忍不住不断偷偷翻书,寻找答案,此项活动开展非常成功。
4. 写作训练(15分钟)。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用2分钟讨论: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Disneyland? Why? 要求每个同学给出一个最重要的理由,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在全班陈述该小组组员的观点。讨论结束后请出3名学生陈述。接下来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写作任务,并请一名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上黑板写作。大多数同学都迅速动笔,有的同学还偶尔看看刚才讨论留下的笔记,个别基础弱的同学,翻翻书,或是看看黑板上同学的作品,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10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了作文,我便带着全班批改黑板上的作文,有的同学也同时修改自己的作文。下课后全体同学上交作文。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我针对授课内容,设计了一份教学测试,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在两个班中进行抽样分析,结果显示,课例二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