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是在众星捧月似的环境中成长的,家长对孩子爱护有加,但孩子不怎么懂得去关爱别人。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志愿者队伍,走进义工的行列,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去送温暖,到街头去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和协助疏导交通,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款捐书和“手拉手”结对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亲身的体验,才会有深刻的感受,让他们通过社会体验,领悟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明天”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一个心怀感恩、乐于奉献的人才会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才会在历史上留下色彩斑斓。
(八)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学生应该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提供体验锻炼的资源进行社会实践。体验纪律严明的军营生活,感受用双手创造优美环境的环卫工人的价值,参与拓展训练等。还可以用他们的一双慧眼,去聚焦我们的社会问题,透视我们的生活热点,开展社会调查。这些可以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一段历史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中,了解社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
四、注意要点
(一)体验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一种“体验历史”和“重温历史”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升华。因为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体验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代替日常的课堂教学。老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尤其是微体验方式,争取实现最大的实效。
(二)实践体验必须上升到情感体验。通过体验式的教育,学生在思想上必须要有所收获,有所触动,这才是体验式教育的目的。在体验式教育之后,要安排一个探讨的环节,可以分小组进行,组内先逐一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与大家分享思想收获。老师不能直白地暴露目的,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点评和总结,实现自发内省,自觉提高。
(三)直接体验和微体验相结合。直接去街头、工厂、商店、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去做志愿者或义工,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少年警官、战士等活动,这是直接体验。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认知,可以通过老师的讲授,播放影像资料,情景剧角色扮演,参观历史文化场馆等方式进行,这是间接体验,用现在的说法叫微体验。
(四)要有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既要有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体验式学习,也要有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实践锻炼,才会形成一种正确的历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