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办的事,却不去为之,而是继续走老路,归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学校决策者们不喜欢或不愿意采用这种“麻烦”“费事”的全员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因为,这远没有“独断”更为“省事”“高效”;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本是领导们、老师们的事儿,学校的事儿,学生们没有必要插手等。理由可能有很多,但若归结为一点,就是校方在毕业典礼的筹措与举办中,缺乏必要的民主意识,这是我们学校文化的重要缺失之一。而从另一个侧面讲,学校决策者们不喜欢或不愿意,或者是觉得,区区一个毕业典礼,点到为止,没有必要如此讲究;或者觉得,毕业典礼一向如此,该有的事项都有了,这就行的了,没必要搞什么新花样儿,等等。这类想法,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与真心、精细地去为学生们做一些有利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实事相比,我们许多学校好像更喜欢追求形式,更愿意固守旧态。很显然,这些对学校文化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其实,这些问题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简而言之的话,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我们的学校文化在其核心价值观上存在缺失,其集中表现为对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的漠视与疏离。

  三、重构:毕业典礼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毕业典礼是学校文化的展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毕业典礼自然也应各展风采。我们无法制造出一个毕业典礼的模版,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我们的学校在筹办毕业典礼时,若能力避以上所列举到的一些问题与缺失,并能借鉴学生与家长们对毕业典礼的意见与重构,始终以学生们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那么,就一定能筹办出学生们喜欢、家长们满意的毕业典礼。他们喜欢了、满意了,毕业典礼的功效,学校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文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学校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一个真正的、规整的毕业典礼,应该包含并凸显出尊重与平等,感恩与责任,分享与联合,传承与发展等理念。而以上理念的凸显与达成,则与交往紧密相关。尊重与平等是交往的前提与本质,感恩与责任、分享与联合、传承与发展则在交往中完成,他们是交往的结果。

  学校核心价值的形成,是在一定的历史传统与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并深受其影响。同时,学校的文化价值,还受学校自身的传统与现实的影响,等等。因此,如何做到“多”与“一”的统一?如何达成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们需应用文化整合的策略。一方面,兼顾各方,注重价值的多元性,另一方面,还必须主次分明,有所取舍,以求价值的统一。

  在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很好地处理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利用经验分析,采信各方,同时,也要借鉴历史经验,立足于时代特色。这样形成的学校文化才不至于脱离历史经验与时代背景。但是,我们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的、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资源条件。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核心价值的确立与发展,必须立足于本校的资源条件,而最终还是要立足于教师与学生身上。因为,“学校文化个性最为深入的表现是在师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行为举止、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学校活动的过程和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方式方法上,它也是学校文化个性形成中最富有活力和能将文化精神转成真实的教育力量的构成。”(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所以,应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全员决策,这样有利于价值共识的形成,有利于文化精神的内化与转化,有利于学校各项事务的开展与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视点·卷首语丝·缓解职业倦怠,教师个人努力至关重要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7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8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9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10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1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2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3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4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5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6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7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8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9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0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1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2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3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用好评估机制,创建绿色班级
   第24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聚焦学生学习
   第25页:教苑·班队园地·家校合力,让爱延伸
   第26页:教苑·班队园地·家访工作的个案分析
   第27页:教苑·班队园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28页:教苑·班队园地·钟老师,我毕业了
   第29页:教苑·班队园地·鼓励教育不宜多用
   第30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1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2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3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4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5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6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7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8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39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40页:教苑·学科教研·让小题大作时,大题也在小作
   第41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2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3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4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5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6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7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8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9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0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1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2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3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4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5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6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7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8页:博览·杏坛三味·教书,为了什么
   第59页:博览·杏坛三味·由教师穿女仆装上课说开去
   第60页:博览·杏坛三味·一堂令人遗憾的作文课
   第61页:博览·杏坛三味·“美好教育”成就奇迹
   第62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3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4页:博览·粤教新声·全省40个单位、80人被评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65页:博览·粤教新声·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公布
   第66页:博览·文苑长廊·他们
   第67页:博览·文苑长廊·乡间繁华
   第68页:博览·信息平台·网络正在改变世界教育方式
   第69页:博览·信息平台·家庭环境影响7岁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
   第70页:教苑·教学拾粹·岐义处追问,问出所以然
   第71页:教苑·教学拾粹·话说“游戏”
   第72页:广告
   第73页:广告
   第74页:广告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广东教育综合版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53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2013-03-05 2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