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个让人快乐的地方!”虽然不记得是哪个教育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但是每接手一帮孩子,我总要告诉他们这句话!我从不喜欢让孩子们坐的端端正正、循规蹈矩地听课、记笔记,反而时常会抓住课文情节,演变成剧本般,点燃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上着上着,不知不觉中,将孩子们的热情演变成一堂游戏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赵州桥》,这是一篇说明文,在我的课堂预设中,并没有融入表演的戏份。当学到“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还有的……”琅琅的书声里,栏板中各种石龙的姿态如一幅活图般植入孩子的心中,我没有来得及点拨,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便爆发了!他们纷纷要求:“老师,我要表演互相缠绕的龙……”“老师,我要表演飞龙前爪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老师,我要……” 于是,我答应了他们每张桌的两个同学,分别选择一组自己喜欢的龙姿态进行两分钟表演,表演出色者上讲台再次表演。这一下,课堂可热闹了,他们不仅嘴上喃喃在研读课文对龙姿态的描述,还在比手划脚研究如何表演,很快,三对表演得惟妙惟肖的孩子映入我的眼帘,被我请上了讲台。精彩的表演迎来了一阵阵掌声,当他们定格成龙时,为了完成课文背诵此段的教学任务,我让全班同学看着他们的模样,尝试着把课文内容背诵下来,没有想到,连最不积极的孩子也能顺利地背下!于是我继续向他们抛出了下一个教学任务——想象,问:“栏板上的龙,只有书上讲的这三种姿态吗?你认为还有些什么姿态呢?请一二组的同学想象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姿态表演,三四组的同学观察。”课堂再次一片欢腾,二十多种姿态被孩子们表演得淋漓尽致,被观察的同学描述得活灵活现。“此时,我们课室里有四十六条龙……”我刚开口,有孩子激动地站起来反对:“老师,不是课室是龙宫,不是四十六条,是四十七条龙,老师您是龙王。”“说得太好了,而这些龙的姿态都被刻在哪了?”我连忙表扬并赶紧把话题拉回课文主题问道,“我们都是赵州桥栏板上的活龙。”“赵州桥真美呀!”
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出乎意料的话语,我忽然想起有句话:有时课堂的精彩在预设之外!不错,每次课堂被孩子们演变成一场游戏,我被孩子们演变成游戏里的主角,那一刻的陶醉,是醉在一种飘渺的神往里,是朝阳下那一片最绚丽的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