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老师,钟老师,我毕业了!”小黄拿着高中毕业证兴冲冲跑来办公室对我说。听到这个消息,我欣慰地笑了,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一、基本情况
小黄,男,生于1992年,父母均为农民,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
2007年小黄进入××中学高一级,2008年底辍学在家。2009年9月,原高一班主任廖老师带着家长和小黄来学校协商复学事宜。他个子不高,头发零乱,衣着不整,表情呆滞,目光游移,一边抹着不断冒出的汗水,一边喃喃地说:“我想读书,我要读书,不读书心里不舒服。”职业的敏感让我隐隐约约感到,小黄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于是,我走访了他家,并向其邻居、同学了解情况。
小黄上小学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由于平时缺乏管教,学习成绩渐渐滑坡,自制力较差。他总是盼父母能常回来。从这些情况,可以发现小黄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可是他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没察觉到他的情感的需要,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小黄觉得家人不理解自己,无人倾诉,心情很郁闷,有时又会焦躁不安。情感需求不能满足,使他面临着适应上的困难,家庭互动的不良,对小黄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障碍。
2007年小黄进入××中学,他成绩不佳,无心向学,情绪低落,独来独往,很少和同学讲话。他常说:“不读书,没什么的。” 2008年底,他辍学在家,经常租小说看。他总是说:“没人会理解我的。”让自己走向了对立面:你们不理解我,我也不理睬你们,不和你们讲话。这让小黄把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不对别人说,沉迷在小说虚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2009年5月,家人发现其行为有些异常:他总是沉默不言,长时间发呆,总是一个人闷在房里,又或是自言自语,一个人傻笑,还偷偷溜出去,独自在街上闲逛。后来,唯一的好朋友遭遇意外身亡,这事对他刺激很大,情绪出现大波动,急躁、多虑、常自言自语,总说他胸闷、头晕、很累、只想睡觉。小黄觉得有人在看着他,身后总有声音,初步表现出有幻听倾向。
2009年8月,小黄去广州打工一个多月,被同事取笑年龄小、读书少。此后,他多次向父母提出要回校读书。学校领导、家长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决定让小黄重返校园。2009年10月,小黄回到××中学,重读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