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伤仲永》等选文选编在一个单元中,都是以“成长”为主题,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应作为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这也是教材编写者的用意之一,正如顾振彪先生所讲:“现在中学生中时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而引起的。应该让学生在学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而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应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在这套教材中,‘人与自我’与其他两个板块平起平坐,‘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顺理成章的。”

  上述两个方面,不论是从选文作者、文本主体人物,还是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他们的用意是一致的,这一共同点,笔者认为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 文本所表达的这层意思,也是丑小鸭成长为天鹅的辛酸史、奋斗史的流露。

  三、从文学的角度教学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我们知道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地夸张性。

  文学作品的功能具有多重性,教育作用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典型形象体现社会生活中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内容也是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在《丑小鸭》一文中,丑小鸭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说或者听别人说自己或别人由丑小鸭变成了天鹅,这就意味着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作者当时创作时的主观意图,也就是已经产生了形象大于思想的文学效果,如同严监生、阿巴贡、葛朗台是吝啬鬼、守财奴的代表,桑提亚哥是“硬汉性格”的代表一样,丑小鸭已经作为一个由不美丽到美丽、不理想到理想、不成功到成功的代表,这是文本内蕴层面所传达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说丑小鸭变成天鹅也是说得通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分别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一文,便可以解决“变成”还是“成长为”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教学中学生所存在的很多问题。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视点·卷首语丝·缓解职业倦怠,教师个人努力至关重要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7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8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9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10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1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2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3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4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5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6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7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8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9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0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1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2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3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用好评估机制,创建绿色班级
   第24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聚焦学生学习
   第25页:教苑·班队园地·家校合力,让爱延伸
   第26页:教苑·班队园地·家访工作的个案分析
   第27页:教苑·班队园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28页:教苑·班队园地·钟老师,我毕业了
   第29页:教苑·班队园地·鼓励教育不宜多用
   第30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1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2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3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4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5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6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7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8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39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40页:教苑·学科教研·让小题大作时,大题也在小作
   第41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2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3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4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5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6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7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8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9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0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1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2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3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4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5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6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7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8页:博览·杏坛三味·教书,为了什么
   第59页:博览·杏坛三味·由教师穿女仆装上课说开去
   第60页:博览·杏坛三味·一堂令人遗憾的作文课
   第61页:博览·杏坛三味·“美好教育”成就奇迹
   第62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3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4页:博览·粤教新声·全省40个单位、80人被评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65页:博览·粤教新声·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公布
   第66页:博览·文苑长廊·他们
   第67页:博览·文苑长廊·乡间繁华
   第68页:博览·信息平台·网络正在改变世界教育方式
   第69页:博览·信息平台·家庭环境影响7岁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
   第70页:教苑·教学拾粹·岐义处追问,问出所以然
   第71页:教苑·教学拾粹·话说“游戏”
   第72页:广告
   第73页:广告
   第74页:广告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让小题大作时,大题也在小作
广东教育综合版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39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2013-03-05 2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