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实际,广东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对粤东西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分类提出了教育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1.粤东西北地区以“补短板”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以教育创强为抓手,以“兜底部、补短板”为重点,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努力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差距。一是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学点达到标准化要求。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实验室、图书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完善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二是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把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作为重点,优先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用地,优先保证农村学校建设的经费安排。科学规划农村教育布局和学校建设,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工作,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推进区域、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职员编制、教职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标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
2.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提质量”为重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教育争先为抓手,以“提质量,上水平”为重点,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的创建,努力办好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是加快教育发展转型。积极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强前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构建高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