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峰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3场平行论坛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等焦点议题,通过精彩演讲与对话研讨,对“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各级各类教育深度改革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
基础教育分会场:推进重点领域新突破,共谋教育改革新思路
在基础教育主题研讨专场上,10位专家分别就基础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监测、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现场还安排了焦点对话环节,给与会人员带来不少启发。
省内外专家畅谈教育现代化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重点领域突破”是本次峰会的一个重点研讨话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研究员在会上分享了江苏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他指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导致了基础教育现代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布局、规模、生师比、装备配置、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要体现新的发展要求;既要体现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差别化的办学,也要体现校间优质均衡。例如在办重点校、试验校和示范校的同时,也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正处级干部李文郁编审针对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问题,描绘了一个“五阶五维”的专业发展模型,引导教师超越现有的发展阶段,进入更高一级水平。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研究员介绍了重庆市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探索——创新教育质量监测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监测办法,创新监测研究,研制了许多监测软件系统。到目前,重庆市基本实现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全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粤教创新实践被赞“接地气”
本场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分享了在教育创新上的实践经验,被与会者赞“接地气”。东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王健分享了东莞市通过“慕课变革”提升民办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经验。他介绍,东莞于2014年提出在中小学开展慕课教育,通过互联网连接教学供求关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东莞为数众多的就读于中低收费民办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关于教育创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研究员认为,未来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他介绍了深圳市在推进创新教育上的经验,包括建立创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