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本土创新意识不强、国际视野依旧狭隘等。必须坚持扩大教育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培养适应全球化要求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章云教授和海南师范大学校长林强教授结合自身理工科、师范院校特点和育人实践经验,分别阐述了“双向柔性对接”的多样性人才培养体制和师生研习共同体的建构方式,以此作为响应高水平理工科院校和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的实践思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郭杰教授指出,鉴于目前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社会急需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培育实践型人才应是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方向,因此普通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实现产教融合,即生产和教学一体化。韩山师范学院副院长廖伟群教授表示,建设高水平的师范院校,需要强化师范系统,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做强做精师范专业的同时,发展其他应用型专业,构建“校—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在师范类专业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机制。最后,东莞理工学院副院长马宏伟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维荣教授在焦点对话中分别认为,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结合布鲁姆三维认知目标审视目前教育上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学转型。
闭幕研讨:创新教育理念,达成系列共识
专家学者通过峰会的交流与辩论,对教育领域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基本共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前进,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将进一步助推我省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加快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步伐。
在闭幕式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谢绍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杜怡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孙丽昕分别就基础教育分论坛、职业教育分论坛、高等教育分论坛的研讨活动进行综述,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峰会的对话和研讨活动,信息量非常大,亮点纷呈,是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分享的盛宴。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认为,全体参会人员围绕峰会主题及主要议题,探讨理念认识,研究实践对策,闪耀出绚丽的思维火花,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汤贞敏总结了年会的总体情况,概述了与会专家的重要见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阐述了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科学前行的思考。
第一,要牢牢把握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
汤贞敏认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其本身必须先改革创新,以科学的新的路径方法化解一系列矛盾、困难和问题。因此,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对一切不尊重科学、不遵循规律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深刻反思,鼓起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