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确定研究思路
(1)香港课程指引与内地2011版课程标准对比。先从内地《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和香港《课程指引》进行系统纵向、横向对比研究,分析比较香港内地教材开发的课程目标、素材选取、教材组织、教材编写等。
(2)香港内地教材编写思想对比。透过分析香港课程指引和内地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比两地教材编写思想异同,找出可借鉴的优势。
(3)香港内地教材编排体系对比。了解香港内地教材知识编排体系的异同与利弊,找出内地“先学整数→再学小数→最后学分数”与香港“先学整数→再学分数→最后学小数”编排的原因与利弊。
(4)香港内地课程内容编排对比。按知识领域“数”“图形与空间”“度量”“数据处理”“代数”,进行教材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共性与差别,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5)香港内地各版本教科书编写对比。分析教材编写宗旨、教材编写依据、教材编写理论,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巧和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并从数学的观点,找出学习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发展能力。
(6)香港内地教学方法对比。2012年至今,我们与香港大学吴浩明博士一起做香港内地一课两讲活动,让来自香港内地两个不同教育体系的老师,为同一小学数学课题设计教学,向所属学校的学生授课,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7)香港内地课程评价对比。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分析两地新课程实施的情况,从教材编排等反思和研究我国新课程实施后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材进度安排,提出优化建议。
3. 两地对比发现
(1)不同体制造就了不同的教学文化。香港人办事标准化,具有团队精神。凡事都是按照标准来做。内地也有标准,是告诉你结果是什么,是检验性的。香港的标准详细到了该怎么做,是指导性的,即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能做好,更懂得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更强调整体和团队。
(2)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不同。香港小学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是朋友关系,可以互相自由地交往、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导提示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营造欢快的教学气氛,但内地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长期以来处于严格的课堂管理中。
(3)不同行为造就了不同的综合素质。香港教师的课堂对孩子有更多的等待。也许是对孩子生命成长的节律有更深的了解,当孩子的回答不完整时,教师不是急于要他马上学会,而是给了更多思考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