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的正月、二月,是农村崇神活动最为集中的时间,尤其以广东沿海的潮汕地区最为典型。伴随着正月狂欢季正式拉开帷幕,潮汕农村地区的“营老爷”(潮汕一种民俗活动,村民抬着安放神像的轿子环游村庄)最为盛行。据不完全统计,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短短的半个月内,潮汕三市(汕头、潮州和揭阳)共有近三百个村组织了规模不一的集体性崇神活动。农村地区的崇神活动,攀比严重,极尽铺张浪费,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币,甚至占用公共道路摆放祭品,游神赛会。在游神过程中时有暴力事件发生,每年正月十二,澄海某村举行的“拖神”活动就被称为历史上最暴力最血腥的游神活动。2016年,在潮州某村的游神过程中,一小汽车因为停车堵住了该村“营老爷”的路,被众村民掀翻,车主找村民理论,引发了争执和冲突。民众的崇神活动在社会学意义上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空间,但自由化的民俗信仰无形中放大了崇神的社区意义,滋长了崇神的任性并默认了其违法行为的产生。农村中学多数建立在农村地区,无论是假期还是开学期间,学生们在崇神活动的“硝烟”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甚至很多学生公开参与并引以为傲。
一、一份调查问卷
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浓厚的崇神活动下,中学生法治教育的无奈与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无力感。针对崇神期间学生的任意旷课、日常行为的“迷神”“信神”和崇神等特征,联系现阶段国家提倡法治建设、开展校园法治教育的现实情况,笔者在农村中学开展有针对性、关联性的“农村地区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影响”的调查,调查问卷设计题目18道,主要围绕农村学生对崇神活动与法治教育的认识,深入到农村中学展开调研,调查对象涵盖初高中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0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与综合分析,总体上印证了课题研究的精神,也就是从崇神的角度去考察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影响。
潮汕农村地区的崇神活动在次数和规模上都是闻名全国的。国家一级演员方展荣在他创作的潮汕歌仔《诚心》里唱到“潮汕老爷真家个(真正多),时节一来过唔闲(很没空),我拜你拜人人拜。初一十五拜天公,初二十六地主爷......”歌词里唱到潮汕人民基本每月从初一到三十都要拜神,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潮汕地区神明众多却是事实。在这里有祖先祭拜、历史英雄人物崇拜、风物传说崇拜等各种各样的崇神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潮汕信神之民,一年到头要崇神超过四十天(次)。许多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深入,长辈们有意的神化灌输与强迫也逐渐使许多学生被洗礼和注入神明信仰。在问及“你的父母、长辈是否会向神明祈求保佑你学业进步、考取功名?”时,有54%的学生回答“会”。与此同时,也有32%的学生在调查中反映,自己生病时,家长会求来一些神符等要求其服用,以求祛病。对于“你觉得当前的崇神活动是否值得提倡?”一问,有67%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而与之相关的题目“你觉得农村地区的崇神活动是否扰乱了社会治安,影响了法治建设?”有45%的学生回答是“不影响”。至于问到“许多农村家庭崇神时,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你怎么看?”有58 %的学生认为“增添活动气氛”,只有12%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违法扰民。从教育的角度来探折,这次调研就是一面镜子,许多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违法现象存在忽视与无知。在问到“你是否赞成有的学生请假回去参加家里的崇神庆典活动?”时,有69%的学生表示赞成,这与“你是否期待家里的崇神庆典?”一题,有60%的学生表示期待相呼应。
二、一些见解看法
从教育的实效性来分析,农村地区中学生法治教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会受到本地区的法治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其中崇神活动作为许多农村地区常态化的集体活动,其影响的持续性和长远性是值得关注的。当今社会,崇神已经被逐渐推上合法化的快车道,许多崇神活动也被冠以“民俗”的名号。农村地区的民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狂欢意识正日渐强烈,村民们的幸福感正以各种庆典的形式给予表达。然而,极尽浪费的庆典方式和无视法治法规的粗暴行径,正面冲击了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良好意愿,严重地阻碍了法治进程。以潮汕农村地区的调研为例,农村地区的崇神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形成了负面性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治信仰的缺失。当今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