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实践·“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文/惠州市惠州一中 齐宪未

  什么是“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所谓互评,就是学生之间通过互相评价各自文章的得失优劣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所谓自改,就是针对文章的题旨、结构、布局和词句等方面的缺点进行修改,使优点更臻完美的过程。互评自改式作文法改变了学生只管写作,批改全由教师承担的作文教学模式。

  “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包括四个阶段。一是教师指导、示范阶段:教师指导,讲清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及修改标准;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示范。二是学生之间互相评改阶段:教师把学生分成批改小组,并挑选一名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任组长;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互相评改作文。三是学生自改阶段:教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本发给本人,学生自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作文交给老师。四是教师复评、总结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文章复评,检查学生的批改情况,并及时地把情况、意见反馈给学生。

  “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有两大特点。其一,从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互评自改是一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自改就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互评则给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学生作文,有优有劣,通过互相点评,可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优劣的能力,有利于找到差距,中学生通过学习借鉴别人作文中的长处,提高写作能力。其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努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互评自改式作文批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人人当老师,做评判。在整个作文互评过程中,教师不再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成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是:

  其一,让学生掌握作文批改的常用符号。了解、掌握常见的批改符号,这是要求学生批改的先决条件。常见的修改符号有错字符号、别字符号、增添号、删除号、还原号、调换号、前移号、后移号等,在学生自改之前、教会学生使用这些字符,形成统一的认识,在作文批改中规范地使用,譬如某个字用的特别好就用“○”表示,妙语用“~~~~~~~~”表示,精彩片段就用“△△△”表示,让你感到惊叹的地方就用“!”表示,病句就用“———”表示,得推敲的地方就用“———?”表示,等等。

  其二,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一般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有删、增、调、换等。如:删——当文章表述有多余的字、词、句、段,要由详改略时,就要删繁就简,以使文章中心思想更突出,语言更简洁;增——当文字表述意思不明确,或不具体,没有表现力时,就要增加必要的字、词、句、段,来明确句子的意思,使文字表达通畅、明确、生动等。

  其三,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内容、步骤。首先是对语言文字的批改。包括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文格式等方面的批改。如改出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地方,指出用词不当和文理不通的现象;删除多余的字、词、句;增补遗漏了的词语;调换字、词、句的顺序,改变不恰当的词语等。其次,是对文章内容的修改、评价。包括中心思想是否清楚正确、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材料是否真实可靠、典型新颖。最后,是对文章结构的修改、评价。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安排得怎么样,段落之间过渡、照应如何,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

  其四,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一般原则。一是内容和形式兼顾的原则。这是针对某些学生可能过分强调立意、选材,或是过分拔高表达方式的重要性。二是多就少改的原则。强调对原作者的尊重,在可改可不改的情况下,尊重原作者,有利于保护原作者的写作热情。三是因人而异的原则。这条原则在批改的过程中尤显重要。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应本着人性关怀的角度,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批改侧重其情感的抒发、预期的转换、修辞炼句、立意深刻等。对写作能力价差的同学,批改应侧重于语句通畅、段落衔接不散落、把话说清楚几个方面,多指出其进步的一面,多发现其闪光点,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四是明确作文评价的标准。作文评价标准是学生在批改作文、给定分数时遵从的“法”。有了这个“法”,学生就有“法”可依,不至于无从评价,或胡批乱评。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新闻·言论
   第07页:新闻·一线
   第08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09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0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1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2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3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4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5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6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7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8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19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0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1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2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3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4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5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6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7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8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9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0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1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对比与思考
   第32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乘法教学对比
   第33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4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5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6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7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8页:实践·“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第39页:实践·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第40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1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2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3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5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6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7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8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49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0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1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2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3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4页:实践·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55页: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第56页:实践·高中歌唱模块教学的实践
   第57页:管理·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58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59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60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1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2页:管理·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
   第63页:班队·叙事·给我深情,还您拥抱
   第64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5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6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7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8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69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0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1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2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3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4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5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6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7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8页:随笔·教育是一种影响
   第79页:随笔·生活中的作文
   第80页:广告
   第81页:广告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广东教育综合版实践·“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38“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2016-08-05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