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实践·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文/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刘健红

  一、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导语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生动、新奇、有趣的导语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前,笔者在创设导语情境时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视频片段后,抓住最后一句“世界知道了那个伟大的国家叫——中国”,学生都可以默契的搭配出来,心中悠然升起民族自豪感,自然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过渡到戚继光抗倭这一条目学习前,以一句:“大明王朝和平的风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遭遇了来自海上的危机。”自然流畅地导入了。

  2. 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如何巧妙选择并运用历史故事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值得我们历史老师探讨的问题。首先历史故事必须要基本忠于客观历史,不能只注重故事性;其次选择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第三故事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第四要对历史故事即时加以点拨。

  3. 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等直观教学资源,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更好地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长征时,单纯用口头讲长征的过程,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红军长征的艰难,所以笔者把电视剧《长征》的精彩片段进行剪截播放,既刺激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也更能激起学生的爱国心。

  二、指导学法,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1. 指导历史记忆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习历史兴趣,提升学习历史效率的有效手段。

  ①趣味记忆法。如:某些年代本身就有特征,如1234年(蒙古灭金)——四个连续的数字。如明朝建立于1368年,亡于1644年,就可以说“1368明朝陆续发,1644明朝死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②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三条2三国鼎立”,建议学生抓住这个特色来记住魏蜀吴分别在220、221、222年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在222年形成。

  ③对比记忆法。将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发布的文献、意义(影响)并列比较;将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内容进行并列比较。历史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归纳法。事出必有因,事后必有果,怎样理解与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历史意义(影响)是历史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指导学生比较归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其影响的共同点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

  虽然历史的特点是过去性,但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和较好地理解知识信息。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本、地图册、练习册等资源,如插图、地图可增强直观性。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教师可教授学生看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去观察分析,通过这些感性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让地方史融入教学,帮助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

  一方面地方史有浓烈的乡情色彩,可以强化学生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地方史中所涉及的史实、人物、事件,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不会觉得陌生,相反,会觉得十分亲切。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往往不会抗拒,而是充满趣味地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就更扎实。比如,学习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笔者提醒学生关注中国首条民办铁路创办人——新宁铁路之父陈宜禧。把陈宜禧为繁荣家乡经济和方便人们出行,年逾六旬从美国回乡筹建江门地区第一条铁路——新宁铁路,带领大家克服重重障碍的故事提炼重现。让学生既记住为国家修建铁路的第一人,也记住了为家乡修建铁路的第一人,激发学生实实在在的爱国爱家。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新闻·言论
   第07页:新闻·一线
   第08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09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0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1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2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3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4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5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6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7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8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19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0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1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2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3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4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5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6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7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8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9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0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1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对比与思考
   第32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乘法教学对比
   第33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4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5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6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7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8页:实践·“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第39页:实践·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第40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1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2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3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5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6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7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8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49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0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1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2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3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4页:实践·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55页: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第56页:实践·高中歌唱模块教学的实践
   第57页:管理·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58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59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60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1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2页:管理·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
   第63页:班队·叙事·给我深情,还您拥抱
   第64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5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6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7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8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69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0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1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2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3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4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5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6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7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8页:随笔·教育是一种影响
   第79页:随笔·生活中的作文
   第80页:广告
   第81页:广告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广东教育综合版实践·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54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2016-08-05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