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文化的引领,这种文化的引领实际上就是一方环境的营造,一种精神的支撑。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所有发展主体都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作为学校发展主体的关键——教师,其专业的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发展需要、自我发展内容必然与之息息相关。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学校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是无形的、潜在的、持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学校发展的方向,规范、引导着教师专业的行为。
一、关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在学校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对其他的价值起到了统摄和引导作用。换言之,它是学校诸多价值观中最基础的、而且是不同价值主体共同认可、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
从组织结构上看,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这个培养人的组织所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其性质不是个体的而是组织的,是这个组织所有成员必须信奉的信条。
从内容构成上看,学校作为规范化的教育组织,它是人才培养的机构。在这个组织系统中,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或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必然包括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价值原则,但人才培养目标还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蓝图,也即回答不了“办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因此学校还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价值原则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学校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教育哲学,它从组织文化的氛围上,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是学校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教育信仰。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每一个成员共同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的信仰和追求,是对办学理念、校长办学思想以及学校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提升。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到底有没关系?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认为有关系,认为学校的精神追求对自己影响很大。那么学校核心价值观究竟引领教师哪些专业方面的发展呢?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同的专家有不同解读,叶澜认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申继亮则有“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自我监控、教学行为与策略”之说。 但无论如何划分,教师专业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情感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发展。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研究发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思想的引领,它坚定了教师的专业理想,促使教师主体性发展。
“依靠官僚体制的力量只可获得片刻的改进,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的主动性则可保长治久安。”中山纪念中学的老师深刻地感受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承载着无数少年梦想的中山纪念中学,有着博爱、包容、后来居上等高尚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伴随岁月的沉淀,在自己的专业上努力成为高雅之士、儒雅之师”。
“价值观构成文化结构的核心内容,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不仅影响人们做什么,而且影响人们如何做。”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观念认同的过程为前提的。有了观念的认同,中山纪念中学教师便有了自己的专业理想,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崇高的追求,并能将学校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范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学校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要有共同的学校愿景,形成自己核心的价值观念,使每一位教师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具备强大思想和精神动力,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前进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在专业上自我更新,追求积极主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