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上,盛开着一种外表看似柔弱美丽,但生命力却极其坚强的花——它就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最美丽的格桑花,象征着藏族人民所期盼的幸福吉祥。一群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孩子们,他们犹如一朵朵骄傲的格桑花,怀揣着梦想,在佛山市实验中学全体师生的爱心呵护下,在南风古灶的发祥地,鲜艳绽放……
2010年9月,佛山市实验中学(原南庄高中)开始承办内地西藏高中班,成为佛山地区最早承办内地西藏高中班的学校。目前,佛山市实验中学3个年级共165名来自西藏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拉萨、日喀则、阿里、林芝等藏区,但并不都是藏族的。”分管西藏部的副校长杨春平告诉记者,学生中有藏族的、门巴族的、回族的,也有一些是汉族学生。
构造坚实的保障
当6年前接到承办内地西藏高中班任务的那一天起,当第一批西藏班44名学生从西藏启程前来学校的那一刻起,怎么样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怎么样让这些孩子们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就一直牵挂着各级领导和学校老师们的心。
高度重视,在工作上加强领导。禅城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西藏班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为加强对西藏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禅城区政府专门成立以副区长、区教育局长卢志华同志任组长的“西藏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政府的规划局、财政局、组织部、卫生局、编委办、公安局、卫生、国土局、民宗委、教育局等部门的领导组成。并制定了《禅城区落实西藏高中班扩招计划工作方案》,对西藏班工作统一部署,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佛山市实验中学成立了“西藏部”,由学校领导、团委书记、级长、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校医组成,负责西藏班学生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坚持“政策上不违反、纪律上严要求、学习上勤帮助、生活上常关心、心理上多疏导、文化上须尊重”的工作原则。要求全校教师充分了解和尊重西藏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学生管理,保证西藏班学生的安全和稳定;要求后勤部门切实做好饮食、住宿、重大节日安排等后勤服务工作。
加大投入,在后勤上强化保障。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佛山市实验中学西藏班建设高度重视,在财政投入上给予了切实的保障,下拔专款用于学生宿舍、饭堂、文娱活动场所的装修,生活设施及生活用品的添置,热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