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一般说来,教师并不善于学习,尤其是不愿向同行学习,这是“文人相轻”的致命弱点。如果教师之间不能构筑起“同僚性”的关系,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第三,在研讨中,观摩者不应缄默不语,应当实现不受高谈阔论者与评头论足者支配的民主型研讨。在所有中小学校内课例研讨活动中,往往是以高谈阔论和无关痛痒的评头论足的言谈为中心而展开讨论的。为打破这种评课的局面,作为评课主持人的教师,应以“不总结”“不归纳”为原则,因为畅所欲言的研讨会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作为其他教师,至少要发言一次,要开诚布公地陈述自己的观感,以及畅谈假如是自己会如何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课。

  转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聚焦学生的“学”

  2012年,我在日本新泻市猿桥中学观摩了两节课,分别为教授鲁迅所写的《故乡》的国语课和教授平面几何的数学课,我发现观课者不再坐在学生后面观察教师,而是全部挤到小组里面,仔细倾听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是否形成,学习在何时何处发生,学生的困惑在何时何处出现。

  同时,观课者对课堂话语和非言语行为等做详细的笔录、录像或录音,以便在后面讨论时提供具体的证据。

  此外,日本中小学的观评课将重点放在课后反思上,甚至不鼓励观课者给执教者建议。究其缘由,日本教师给出的理由是:教学方法对于每个教师而言都是独特的,给别人建议还不如自己在课堂上进行试验。有鉴于此,日本有学校向观课者提出了观评课所要关注的三个要点:第一,关注学生在什么场合下才能形成学习。第二,聚焦学生在什么场合可能会有困惑,为什么?第三,观课者自身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更值得称道的是,还有学校为了让观课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忙于阅读教案,故在课前甚至不给观课者授课教师的教案。按照他们的解释,此举就是为了让观课者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惊奇与不确定性。

  神奈川县茅崎市滨之乡小学是日本开展“授业研究”实践与探索的一朵奇葩。该校每年都举行上百次的观摩教学,学者、专家、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蜂拥而至来到该校观摩。据统计,八年间造访该校人数达二万三千多人,其中包括来自海外的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教师们每次观课时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状况上。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们纷纷散坐在各小组周围,观课记录哪个学生的发言内容比过去进步了、能否尊重其他人的意见、能否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思考、为何有时这样表现等。他们深谙,正在上课的教师没有办法同时注意到二、三十个孩子个别学习的细节,而其他观课老师的观课笔记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学习。聚焦孩子,而非教师,“大家共同来培育所有的孩子”是该校教师达成的共识。

  日本这样的一种观评课文化,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来执教体现自己教育思想和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公开课,供同行观摩讨论与交流。上课的优劣、提问的技巧、对教材的处理、上课的流程设计等都不是研讨的重点。从课堂的事实出发,讨论学生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哪些地方进展顺利、哪些地方出现了障碍,是观评课的核心。我们的中小学观评课,不妨尝试把注重教师的“教”转向聚焦学生的“学”。

  责任编辑 魏文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新闻·言论
   第07页:新闻·一线
   第08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09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0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1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2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3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4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5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6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7页: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 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8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19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0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1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2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3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4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5页:策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共话教育改革创新
   第26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7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8页:人物·王树:教育的“连结”之魅
   第29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0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第31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对比与思考
   第32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小学乘法教学对比
   第33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4页:专题·香港与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香港内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材对比
   第35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6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7页:研究·崇神活动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38页:实践·“互评自改式”作文教学
   第39页:实践·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第40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1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2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3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5页:实践·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第46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7页:实践·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立体几何题探析
   第48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49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0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1页:实践·让单元词汇复习课“活”起来
   第52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3页:实践·基于Claroline平台“学-议-练-讲-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54页:实践·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55页: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第56页:实践·高中歌唱模块教学的实践
   第57页:管理·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58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59页:管理·如何将冼夫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60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1页: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62页:管理·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
   第63页:班队·叙事·给我深情,还您拥抱
   第64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5页:班队·心灵·为什么学生沉迷于手机阅读
   第66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7页:班队·高中生负面情绪疏导案例
   第68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69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0页:品牌·格桑花香满禅城
   第71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2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3页:品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转型的现实追问
   第74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5页: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76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7页:锐评·校园危机后,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
   第78页:随笔·教育是一种影响
   第79页:随笔·生活中的作文
   第80页:广告
   第81页:广告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广东教育综合版交流·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75日本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2016-08-05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