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道明 李燕霜
前段时间,在Y市S县某乡镇中心校工作了一学期的90后特岗教师M老师,向笔者吐槽:她有点怀疑自己当初选择特岗教师是不是一个错误。接着,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细细道来。
2018年,M老师大学毕业在某教育培训机构上班,薪水丰厚,既教小学,又教初中,每晚熬夜备课,累并收获着。看着女儿熬夜,父母很心疼,劝她回泸州老家一边代课,一边备考。M老师辞掉了教培机构工作,去过老家两个学校代课,一所是泸县实验学校,另一所是泸州十八中。两所学校的教育经历,让她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期待与热情。
2021年7月,M老师考上了Y市S县乡镇中心校特岗教师。9月开学季,她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目的地——一所坐落在半山腰的乡镇中心校:教学楼、办公楼、食堂、教师宿舍,墙壁上几幅标语,一个篮球场,一个小小的操场,两张乒乓球台,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这是M老师对学校的最初印象。这里与老家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在学校建筑物上,而在于一种氛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文化气息。
学校安排M老师担任一年级(1)班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最开始,她有点不理解,自己大学专业是英语,也喜欢英语,教语文不对口啊。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好在还有四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让她教,总算还可以教喜欢的学科。
一天,校长打电话让她到办公室去一趟。她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工作出纰漏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她来到校长办公室。没想到,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们年轻人,要多做点事,锻炼锻炼自己,以后你要协助办公室,做一些资料整理工作……”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讲台还没有站稳,英语虽是老本行,语文却是门外汉,还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现在要协助办公室,能忙得过来,干得好吗?她想拒绝,可话到嘴边,却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去。从此,M老师每天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9月10日,M老师上午两节语文、一节英语,第四节批改作业,中午带学生吃饭,下午一节道德与法治,一节课后服务,送学生路队放学,走出校门,已经是17:00了。她随便弄了一点饭菜,晚饭后操场上散步;随后,办公室批改作业,整理某主任交代的资料;10点过后,回寝室,打开笔记本电脑,看看明天要上的课,增添内容,修改部分环节;关上电脑,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已是23 ∶ 30。“教师节快乐!”家人在微信上的留言才让她想起今天是教师节。
M老师不禁想起,之前代课学校的郝校长和文校长特别有人文情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教师节、妇女节,校长大清早在校门口为老师们送上鲜花,还有礼物。每周,校长会抽时间到教室听课、录课,每个星期一展示给大家看,一起学习。老师们看到校长对教学如此上心,会更加努力工作。在这所乡镇学校,M老师感受不到校长对教育的重视。很多时候,学校工作仅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学校管理者也没有用心思考怎么关怀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