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进而再挖掘本文主旨。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提炼总结,以免学生遇到复杂的情节和密集的对话时手足无措。在清晰把握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应将教学重心放在挖掘文本主旨上,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理解内容,得出自己的启示。例如,在教学《图书馆狮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最重要的规矩”“为什么狮子离开了”等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句子,体会文意的曲折变化,从具象的事物中抽象出道理与启示。
三、中年级:思维导图吃透内容+自主探究深度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思路”应是梳理和概括整本书的结构内容,理解和鉴赏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心,同时关注学生作为读者本身的阅读思路和阅读体验。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以教师思路进行点拨和指导,最终达到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平稳过渡进入中年级之后,教师应选用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进行阅读指导。在此阶段,可依托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自主梳理阅读内容,即梳理文章思路和作者思路。学生通过不断建构对书本的理解,找出事件的因果和内在的勾连,从而从单线思维向多线思维发展。
在学生了解了整本书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其中包含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关键问题,有的放矢,为阅读交流提供思考路径和方向。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时,引导学生关注某一个人物,围绕一个核心人物来梳理相关事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某一类人物,进行集群,关注人物群体的形象及相关事件,快速提取重要信息,梳理出自己个人的阅读思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成长的苦难”这一主题,在该书的范围内对作者阐释苦难的谋篇布局进行理解和鉴赏,拓展阅读的深度,并在此书的范围外,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展阅读的广度。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