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成果。
三、开题:研究的过程规划
课题立项后就要着手开题工作的准备,即研究设计。研究设计通过开题报告呈现,而开题报告与课题申请书相比,既涵盖了课题申请书的内容,又要在“具体性”“可行性”上继续完善。研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从整体上对研究的问题、目标、依据、内容、方法、过程、成果、人员和费用等因素做具体的论证、分析和预测,从而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在研究设计中,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内容:界定研究问题,阐释研究价值,明确研究目标,论证如何解决研究问题,陈述研究步骤,预测未来成果。
(一)研究问题
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需要具备清晰的问题意识。研究问题是课题研究的中心,所有的研究围绕着解决问题进行。如课题“家园协同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实践研究”将研究问题分解为:什么是家园协同?家园协同的发展状况如何?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什么问题?家园协同对幼小衔接的质量有何影响?如何利用家园协同力量促进幼小衔接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价值
研究价值一般通过解决问题体现,既体现在解决文献综述的研究不足,彰显课题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地位与作用,又体现在解决拟定的研究问题。一般研究价值分为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课题“家园协同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实践研究”为例,理论价值上,丰富幼小衔接的理论水平;实践价值上,改进幼儿园幼小衔接的质量。
(三)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在开题报告的撰写环节已经有所陈述,主要体现将问题转化为解决目标。研究目标从研究问题而来,结合课题中拟解决的问题,拟定具体研究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目标具体化。同样以课题“家园协同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实践研究”为例,研究目标可拟定为:探索新时代的家园协同教育策略;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正确认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师家园工作的实际能力;提高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工作水平。
(四)解决研究问题
研究内容要承载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在课题研究的漫长过程中,需要把研究内容分解、细化,形成若干子课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个课题的研究由若干个问题组成,因此,课题是综合性的研究,需要将研究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子课题,逐步解决,直至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按照研究的进程,一般会先进行现状调研,然后进行方法策略的实施研究。
(五)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步骤即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表明每个时间段的起止时间、研究措施和阶段性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在制定研究实施步骤时,需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之间关联,实行难易搭配。一般而言,实施阶段可分为起步探索阶段(第一阶段)、立柱架梁阶段(第二阶段)、深化完善阶段(第三阶段)等。在研究设计中,需要明确每个阶段的起始与结束时间、研究目标、研究计划,细化到某一个时间开展怎样的课题研讨活动,表明主题、方式、参与人员、人员分工等等,并说明每个阶段的成果。
四、实施:研究的开展
课题实施过程是检验课题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途径。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其研究取得的成果假如不用来指导实践, 就失去了教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要确保研究实施的科学性,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课题实施指导交流。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组织现场交流会,与专家、同事进行交流,探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做好记录。二是坚持广泛收集文献资料。有些幼儿教师在进行课题实践阶段,容易忽略查阅资料的重要性。大量了解信息和收集文献资料,是提升课题开展质量的必要途径。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从专著、报纸、期刊、政府文件、学术研讨会等途径广泛收集对课题有利的资料。例如,教师在课题研究“混龄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行为”的游戏案例推进过程中,对“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支持策略”感到困惑,先后查阅了美国玛丽亚·内尔和沃特·德鲁等人所作的《从游戏的理论到实践(用教师的玩支持幼儿的学)》、学者程学琴的《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著的《游戏·学习·发展(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选编》等文献资料;接着,结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状态,将习得的教育理念用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案例的实践推进中,在不断的尝试与反思中,总结出“聆听与理解”“多投放材料”“少制定规则”“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等支持策略,推动幼儿自主游戏的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