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进而在自由自在的游戏环境中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行为的发展。三是坚持整理研究实施成果。幼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往往在汇报或者结题时无资料可用或资料太杂而不知道如何整理。教师需要在执行研究计划时,建立明确的资料收集目标,明晰每个阶段需要达到的成果及需要收集的素材,如运用图像记录法收集幼儿的活动情况、运用作品分析法记录幼儿的作品情况、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的心理变化等,并及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归类和评价,根据价值性、典型性、重要性进行划分。因此,建议教师建立课题研究资料的档案袋或者电子数据库,分类整理与管理,避免在总结汇报时资料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也为课题的研究总结奠定基础。
五、检查:研究的实施情况
中期汇报是课题参与人在研究过程中向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汇报研究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检查前期研究工作的成绩、经验和不足以及提出改正措施。一般而言,中期研究报告在大课题的研究中尤为关键,主要包括课题的主要进度情况、阶段性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与计划、未来可预期的成果。中期报告要说明课题研究计划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体现,做了哪些努力,即梳理完成的情况,指出尚需努力的方向。此部分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取得的成果,交代课题研究进度面临的困境。
六、结题: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经历构思、立项、论证、实施、检查等环节之后,研究材料需要被重新梳理并形成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总结性报告,与课题研究内容息息相关,须保证其逻辑性、真实性和层次性。这一阶段非常考验幼儿教师的文字功底和材料整理能力。在结题阶段,不少教师认为将开题报告优化一下,把素材拼凑成文稿即可,但是“做过了”不代表“做好了”,成果的整理需要去除冗杂或平淡的材料。在课题的研究中,如果教师有积累素材的习惯,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材料,为课题成果的丰富性奠定基础。如果收集的材料不加筛选,盲目堆砌,不知取舍,容易造成成果汇总缺乏明显的逻辑性和可读性。如果前期没有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结题阶段就容易陷入一种无资料可用的怪圈。教师觉得好像为了课题实践了很多内容,但又无从下手整理,最后只能将立项报告、开题报告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略加修改完成结题报告,甚至大量引用他人的话语而不加思考,容易造成结题报告的不真实。
结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需要回顾研究的过程并评价成果。从结题报告的撰写程序看,一般需要题目、前言、正文、结语和附件五个部分。一是题目表达,题目的拟定需要与课题的内容相呼应,并且能体现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二是前言的表述,前言一般涵盖课题的基本介绍以及对成果的总体评价。三是正文的描述。正文应详细介绍课题的情况,包括课题的目标、思路、原则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特点,阐明课题的基本观点、特色之处、创新要点,实践所获成果、结论及各方的评价意见。四是结语的概括。结语是对课题研究的精炼总结,指明课题研究的应用推广价值及未来需要做出的努力。五是附件的材料。附件一般指论文的成果佐证材料,可以包括发表的论文、被采纳的报告、出版的专著、收集的案例、获奖证书等。但是结题附件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成果用于佐证。
幼儿教师需要清晰每一个课题研究的步骤,把握选题、论证、开题、实施、检查、结题六个基本步骤的主要内容,增强问题意识,加强文献梳理,强化自主学习,培养整理能力,小步慢走,推动课题研究由浅入深。
参考文献
[1]余闻婧. 研究问题的表达之道——基于417份中小学教师课题申报书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4):17-24.
[2]谭永平. 职业教育教改课题申报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1):64-67+89.
[3]贾宏燕,邢少颖. 幼儿园如何做课题研究[J]. 山西教育(幼教),2015(12):9-11.
[4]张强. 如何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J]. 教育科学论坛,2016(17):32-33.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美育课程建构研究”(编号:2020GXJK02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广州市幼儿园课程建构的现状与策略研究”(编号:2021GZGJ13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