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一芹
从教近40载,我常常陶然自得于“文学美丽了我的课堂”——曾以此为题刊发随笔,希冀课堂的美丽能够点亮孩子们人生的美丽。
印度文坛巨匠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是一首极为出色的儿童散文诗: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是印度一种圣树的花,花瓣呈金黄色。在我眼中,这是一篇写满幸福的童话,一首母子情深的颂歌。记得我第一次读《金色花》还是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在课堂上带同学们一起赏读,并在文旁写批注。从教后,我也带着学生一起读,常有被感动的幸福。“双减”后,我带学生在学校阅览室翻到《新月集》一书,再次读到《金色花》,不禁为作家洒脱的文笔与诗的意境而感动。
童趣盎然,诗意鲜活。《金色花》以一个孩子向妈妈独语的方式,用充满觉悟的稚真的幻想,非常生动地书写了孩子对妈妈无限依恋与热爱的深情。全文不满千字,却天马行空、自由不羁,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材料组织上的零碎散漫。贯穿全文的中心——幼童对母亲的亲昵依恋,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形散而神凝。作者对之不著一字,却将全文的灵魂十分鲜明地和盘托出了。
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作品于材料的剪裁布局上别有一番新意,用金色花比喻一个孩子,用文字中蕴涵的广阔无边的自然原野呈现孩童的清澈与水晶般的心灵。以清新自然的文笔,向读者描述了一幅展现幼儿心灵的画面:一个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开在圣树上的金色花,顽皮地跟妈妈开玩笑、捉迷藏,而后又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作品展现儿童独有的心理、情绪、思维方式与情感指向,以儿童的视角抒发对生活的感触,充满着跃动的童心和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淘气的,天真可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当妈妈叫他,他却“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生活在妈妈世界里的孩子是幸福的。妈妈的世界里,永远有孩子的影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孩子也永远生活在妈妈的心中。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圣洁的,如歌似梦。瞧!“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当你沐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