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板书,以呼应单元的主题“烈士的抉择”。这个教学设计板块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新意,又有深度,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在之后的论文答辩环节,我也答得有条理、有学理、有深度,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最终,在众多参评选手中资历最浅的我脱颖而出,顺利地通过了这次中小学最高级别的职称评审活动。不惑之年的我被评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
五
公元1080年,43岁的你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坐了100余日的牢后,被“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二月,你在御史台公差的押解下来到了黄州谪所,先是寄寓于定慧院。在一个深夜,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寂寞,于是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不久后,你惊讶地发现了定慧院东侧的一株海棠花——这本产自你家乡的名花,于是你触景生情,又写下了“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这首托物言志、自伤身世之作。
后来,你和全家借居临皋亭驿站,生活拮据不堪,精神却日渐富足。你在《临皋闲题》中写道:“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在你身边,也渐渐簇拥了一群年龄不等、地位悬殊、性情各异的朋友;又有不少老友亲朋,频频来信问候,甚至有人不远千里专程来黄州投奔你,其中就有马正卿(字梦得)。在他的四处奔走、不懈努力之下,官府批给了你城东几十亩荒废的营地。你在《东坡八首》序言中记录了这段经历:“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於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于是,你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躬耕东坡,过上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
从此,中国文化史上多了一个响彻古今、驰誉中西的名号“东坡先生”。黄州时期,你一出手就是“王炸”:你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了词史上的千古绝唱,你撰写的前后《赤壁赋》成了“一洗万古”的名赋,你手书的《黄州寒食帖》成了“天下第三行书”,你随手写下的才84字的《记承天寺夜游》成了千古名文,就连你亲手烹制的“东坡肉”也成了一道令人赞不绝口的传统美食……
公元2021年,我43岁了。这一年我经历了许多与你相关的事件。
1月31日,在你农历生日(十二月十九日)那天,我和名师工作室学员共十多人在茶山之麓的宋式庭院“研语轩”为你庆生。在旷远幽雅的古琴伴奏下,我先朗诵了你的名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而后学员们也纷纷朗诵了各自喜欢的你的名作,之后我和学员们合作朗诵了你初至黄州时写就的名作《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就这样,我们在你的诗、词、文中触摸你文字的温度,感受你精神的气度。最后,我们还一起交流了朱刚教授《苏轼十讲》一书的阅读心得。
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你的8卷本《苏东坡全集》,它被誉为“史上最全”的你的全集,共收录了你的4753篇文章、2867首诗、351首词,此外还有《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东坡手泽》以及作为附录的《苏沈良方》《艾子杂说》《杂纂二续》等托你之名的作品。虽然家中早已藏有你的一套全集及多部诗、词、文集,但我还是第一时间就买了这一最新版的全集。而当我得知大学导师王尚文先生正在写作《东坡心耕录》一书时,我又买了一套《苏东坡全集》,于五一期间去金华看望他时赠予他。王老师甚是喜欢,说这套全集让他看到了许多之前未曾读过的文字,对他的写作颇有裨益。如今王老师的书稿已交付出版社,2022年上半年将付梓,我对此甚是期待。
9月,我又一次开设了关于你的选修课程《东坡拾瓦砾》,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央视出品的纪录片《苏东坡》,并从美食家、书法家、段子手、慈善家、养生家等不同侧面建构了一个丰富而真实的你。为了上好这门选修课,我又购买并阅读了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作家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苏东坡新传》,此书被业内誉为超越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之作。作者李一冰先生也曾蒙冤入狱,这一点与你颇为相似。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