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享誉南粤的老牌名校石门中学,坐落在珠江之滨,取“石门返照”之意而得名
△美丽的九江中学
  上篇:多种的形态,内生张力多姿多彩

  2010年,南海区成为首个“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试点,同年11月,南海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正式启动,“合理配置高中教育资源,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优质普通高中”成为南海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普通高中的良性优质发展,又引领着南海全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1.体制多元。

  创新高中管理体制。2008年,南海区顺利完成了公办镇属高中划归区级管理工作,并构建了“以区为主”的学校经费保障和人事管理机制。普通高中由原来的21所精简为15所,中职学校由原来的3所上升为10所,使全区普职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5.8∶4.2,实现了大体相当,更好地适应了南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随后,倾斜政策加大对新区直高中的投入,选派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支持新区直高中发展,推行新区直高中全区招生,全面参加全区同级同类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与其他区直高中一致,统一了公用经费标准,统一了教师收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得到完善,作为新区直高中样板的桂华中学在这一改革中受益良多,形成了有桂华特色的立交桥模式的德育管理,其乡土文化教育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反哺第一课堂,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已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构建多元化办学体制。南海区已形成区域内民办高中与公办高中良性竞争的共生发展格局。健全了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政策,实行管理双轨制,从公办高中派出名校长去民办高中担任校长,并把民办高中纳入全区高考奖励范畴。全区现有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南海中学分校、南海执信中学、中山大学附属学校等4所民办高中(或高中部)。其中华附南海实验高中是全省第一间民办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其“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既定教育目标,及中法国际班教育特色、传媒类培养特色、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辅导特色、农村社会实践教育特色,都是“以完整的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体现。

  活化教师发展机制。(1)实施激励、退出和竞争上岗机制,优化高中校长队伍。2012年区政府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区直学校校长任职激励与退出试行办法》,完成了区直高中校长换届工作,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共产生了23所区直学校正校长、64名副校长。其中新提拔正校长6人,交流8人;新提拔副校长8人,交流4人,转岗5人,退出2人,正副校长提拔、交流的比例达到30%,力度空前。(2)改革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形成高中人才队伍活化体系。在高中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改革。以“评聘分开”为动态管理原则,大力推进“双向选择”,约97%的教师直接受聘,约3%的教师参加集中竞岗或转岗。以绩效工资改革优化教师分配机制,存量不变,增量绩效,实行岗位等级薪酬,试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按岗取酬,形成了“评聘分开、以岗定薪、岗动薪变”的人才活化体系和教师再成长机制。(3)动态管理,任务驱动。每2-3年重新评聘一次名师,通过增加内部竞争、引进外部人才激励名师的不断提升。分类别、层次赋予名师相应的职责任务,围绕名师的工作业绩以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开展考核,把完成任务作为续聘、晋升、兑现待遇的依据。其中在聘期内积极完成交流计划,被选派到一般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审核合格的名师,可直接续聘,通过名师交流促进区内的师资均衡。

  2.特色多样。

  走访学校时,看着多姿多彩的成果展示,听着沉稳有底气的校长座谈,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广东教育综合版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16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