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学:导师制育人的学术高中。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工作目标指引下,推行“导师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称为“导师制”。简单来说,就是把每个教学班分为5至6个学习竞赛小组,每组配一名学习、生活指导教师。导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负责的小组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召开小组成绩分析会、举行小组家长会活动等。经过数年的实践证明,导师制模式对教与学双方都带来不少好处。以学习小组为评价单位的做法,促进了小组内部“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的形成,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而“导师制”让全体老师既是学业导师又是精神导师,科任老师在分担班主任的工作之余,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回归了既教书又育人的职业角色。通过这一制度,石门中学现已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的育人氛围。
南海中学:动静分明,特长发展。学校作为佛山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百年老校,以多元智能学说引导的“动静分明,特长发展”学生发展观和以“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思想引导的人文关怀观已成为两条发展主线,努力营造“绿色·人文·科技”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名校梦想,让学生喜欢、享受和回味高中校园生活。毕业生对母校感情非常深厚,如有的微博名是校训“任重致远”加自己的名字,有的经常在微博上传母校照片,还有一对情侣回母校拍婚纱照,名为“爱的毕业礼”。
桂城中学:岭南文化+国际化的教育特色。在有着徽派建筑、文墨元素的校园里,他们开展了有为读书节、天佑科技节、飞鸿体艺节、香凝女生节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故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深深的爱。2009年,桂城中学率先在佛山开办国际部,通过中外教师“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中西文化与教育碰撞交流,探索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培养适应并创造未来的人才。
狮山石门高级中学:科技教育特色鲜明。学校拥有全国科技名师5人,省级优秀科技辅导员9名,是“全国科普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被名牌大学提前录取。机器人教学与实训中心孕育了4名世界冠军;学生科学院让学生成为国际青年绿色大使,走上国际舞台;创新科组成为了名师的摇篮,涌现了李强、闫灵麟等一批优秀科技教师。
南海艺术高中:艺术教育创奇迹。这间从师范学校转型的普通高中,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已形成了完备的艺术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丰富的艺术社团活动课程体系,实现了对南海高中艺术类教育的强势引领。他们着力打造有特色的教师、科组、学校,在半乡半城的生源基础上,走有探索性的路,成功应对每一届艺考的新挑战、新变化,助推南海艺术特长生拓宽视野,走进名校,实现艺术梦。
九江中学:“点亮”教育特色。建立基于点亮教育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创建“体验式”校园实践组织,开发“e点亮”师生网络平台。在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方式方法上独树一帜,效果明显,师生都获得了自主发展的能力。如今每周都有来访者参观学习其德育活动。
南海一中:国际视野下的“新四化”教育。学校以中美国际教育实验项目为依托,以小班化、多元化、智能化与国际化为内涵。2008年开始开设校本课程超市,提供50余门课让学生选择,后来开发了校本课程管理平台,学生在网上选课,教师在网上公布作业与成绩。每位老师每3年组织一次自行研发的校本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也是对老师生活空间的拓展延伸。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国际视野下的农村社会实践教育。寄宿农户家,下田割水稻,打谷喂鸡鸭……2013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华附南海高中1200多名学生来到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开展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