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南海实验高中的孩子多数家庭条件优越,生活在繁华都市,对农村生活比较陌生,对“三农”的理解认识较肤浅,而农村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开展社会实践,也是新课标的必修课程。“学农”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产生积极、深远影响。学校自2004年开始,每年秋季都会组织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到距离学校200多公里的“学农”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一大特色和品牌。
罗村高中:普通孩子有非凡创意。在“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步伐,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科组,并突出了“全员性”和“全面性”教育的特点,即:在高一年级全面铺开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每周一节课,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成就了一批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创意达人”和“创造能人”。仅一个学期,该校学生的创意超过5000份,60项专利申请获得初审通过,学生制作出了50多件发明制作作品。科技创新刊物《创客》出版了3期,“少年鲁班学院”正式成立。学生的创意和创造的背后是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人间的温情。106班的范文杰同学留意到普通热水杯容易烫到手,他的眼前不断浮现父亲那宽大的手掌,来了灵感:何不把杯子的杯耳改装成一只“手”?手掌可由像人体肌肤触感的材料制成,喝水时可握着这只带着温情且可自由弯曲的手,慢慢的享用。他还把这个杯子的模型给制作了出来。
西樵高中:普及型高中的多元化发展。学校定位为普及型高中,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氛围的熏陶,培养偏好、发展偏好,帮助学生挖掘自我潜能,发挥个性特长,走适合自己成长的路,成为拥有好习惯、好性格、好身体、好人缘、好人生的现代人。校园里不仅有读书声,还有笑声、歌声、鼓掌声。
南海高中优质、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引导着初中、小学自觉实施素质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各阶段学校建立紧密衔接、共同育人的合作关系,构建了丰富多样、家校与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了促进学生科学成长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