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中学采访,班主任们除了畅谈“点亮教育”理念,最津津乐道的是德育管理网络监测平台,这个平台以“学生行为管理系统”为运行机制,各管理部门或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能在第一时间将学生的表现录入数据库,对学生日常表现、操行评分实行动态跟随,大大提高了德育常规管理的时效和绩效,并为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提供了实证性数据。
云技术下的南海普通高中各类学科考试,为考生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分数的结果,还包含通过各种数据给考生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分析,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教育过程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探索数据背后隐藏的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轨迹、人才培养模式等,将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是有效推动南海普通高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2.大教研体系:从研究到引领的转变。
谈起南海教育,老百姓称道南海教育人,南海教育人称赞南海决策者的大胸怀和大投入,南海决策者则赞扬南海教研体系既是南海教育的“探路者”,也是南海教育的“发动机”。
把有效研究变为有形规范。
南海的教研常规是指区、镇(街道)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教研处、教师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近年,南海立足学生和时代发展需求,修订、完善了原有教研常规,并把一些行之有效、形成共识的新做法制度化,形成了系列教研常规,如教学管理常规,教学视导、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常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办法,先进教研组评审工作规程,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申报与评审办法,教师年度教学论文评审工作规程,名师管理办法,师生竞赛、教材教辅征订管理实施办法。在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中,南海强调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强调学情、学法研究,以上常规的制定和完善,使南海区教研管理常规化,教研常规制度化,教研制度系列化、文本化,有效激发了教师教学教研的热情。
把“大锅饭”变为竞争分配。
为全面、深入推进南海教育发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绩效优先的原则,2011年,南海率先在教育这一公共民生领域实行区级财政竞争性分配,全区8个镇街、48所中小学校和18所幼儿园通过激烈角逐,优胜的镇(街道)和学校共获2000万元区级财政资金以及1700万元的镇级配套资金,用于开展“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和“特色学校创建”。其中有3所高中、6所初中、6所小学、5所幼儿园共获得了1000万的区财政扶持“特色学校创建”资金,镇(街道)财政另有700万的配套资金配套投入。迄今为止,南海区镇两级共拨付近4600万财政资金,以项目竞争的方式进行分配。
项目竞争机制,推进了中、小学校(幼儿园)主动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格局,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教育,如石门中学为代表的示范性高中,狮山石门高级中学为代表的科技类高中,南海艺术高中为代表的艺术类高中,桂城中学为代表的以国际课程为特色的高中,西樵高中为代表的多条腿走路的综合性高中。
把“各扫门前雪”变为聚力集中突破。
为了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整合区内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尝试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南海组织区内骨干教师成立编写小组,编写《学科教学指南》,高中语文、数学等9个学科编著了《高中学科教学指南》。编著高中学科教学指南,最主要目的是为教师平常教学实践提供贴身的、更切合南海实际的策略建议,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一是通过对课程标准、高考大纲、教材进行精准具体的解构,明确学与教的目标;二是就重点、难点内容,提供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可操作的教学片断,开启教师智慧,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三是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系统特点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