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却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该指导纲要在“教学用书编写建议”里明确提出,“中小学书法教学用书包括学生用《书法练习指导》和教师用《书法教学指导》”,“小学低年级《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要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基本字表”,参考同学期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以硬笔书写的范例和书写练习为主体,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指导内容”,“小学中、高年级《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以硬笔楷书、行楷和毛笔楷书为主体,重视书写练习,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书写技法的指导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根据这一原则,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组织我省书法家、教研员、一线书法教师等,共同研究编写了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1—6年级)教材。2013年8月16日,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3年批准试验(初审编号:2013-003)。该教材在编写上突破了以往写字教材只局限于抄写课文的生字、词语、文段等内容,成为课本的配套辅助材料。从编写思路上来讲,在目前国内已有和现有的小学硬笔写字书法教材中独树一帜,特色明显。
一、教材特点
1. 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写字教学规律
教材按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
(1)第一学段为铅笔写字。学生刚刚入学开始学习写字,手腕等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因此使用书写较轻的铅笔。针对一年级开学首先接触到汉语拼音学习,本教材把出现过的汉语拼音字母逐个逐笔进行书写提示,并配以笔顺示意和练习书写,这是国内其他写字教材所没有的。写字之初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认识并写好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同时根据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本教材编写提出低年段不要求速度,尽量慢写,把字写好,并培养学生的耐心。
(2)第二学段为钢笔写字。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开始学习使用钢笔,并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临摹正楷字帖;认识并写好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掌握好汉字的常见间架结构,写好汉字。
(3)第三学段为钢笔写字。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使学生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六年级上册前半段通过楷书的总结,从第9课开始学习行楷的书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
2. 书法知识技能、学生练习和教师指导有机融合
全书内容安排主要分四条线贯穿在每课编写中。
(1)第一条线是技法书写指导。全套教材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律,从基本笔画入手,逐年级安排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学习,进而发展到突出个性化的习字、欣赏和行楷练写。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从四年级开始,训练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速写能力。
(2)第二条线是常用汉字书写提示。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28个“汉字笔画名称”、“汉字笔顺基本规则”、300个“教学基本字表”和2500个“常用字表”, 低年段安排了300个基本字的书写提示,中高年级安排常用汉字约800多个分散在各课里完成书写提示。学生通过观察例字,按照笔顺基本规则进而描红、仿写,练习写字。
(3)第三条线是结合课本同步练习书写。按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同学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指导内容。低年段同步练习书写每课的生字,用卡通人物对话提示书写重点;中年段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并设计了评价栏目;高年段除了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和设计了评价栏目外,还增加了横线格的书写练习,把个性化的行楷的练写、欣赏结合起来。
(4)第四条线是书法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书法知识小课堂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了4个。通过对中华书法文化的较系统学习,掌握常见书法常识。在硬笔书法欣赏系列中,通过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感性认识,提高鉴赏能力。此外还有低年段的小花絮和三年级的书家名言,更多地了解书法文化。
3. 注重书写方法指导
教材特别注重书写技法指导和书写提示。写字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许多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