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方便学生练和教师教
紧密结合我省现在通用的小学语文人教版和语文S版教材内容,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根据相应版本课文的内容,书写练习首先从了解、学习汉语拼音开始,再进行生字的练习书写,通过综合训练,归纳总结每个单元的写字重点。这样既形成了教材本身的独特体系,又照顾了所学语文课文的对应练习,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破坏体系的完整性,又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减轻了教和学的负担。
5. 渗透文化和审美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能力,全套教材特别设计了书法知识小课堂系列讲座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4次。书法知识小课堂系列讲座侧重硬笔书写常识的介绍;硬笔书法欣赏重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条幅、中堂、扇面、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提高对楷书和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为了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增加知识的广度,并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写字水平,本教材1—3年级特别设置了系列小花絮(即名人故事)、名家名言,让学生从教材中学习了解到许多书法文化常识。
6. 注意内容和表达的趣味性
本教材特别注意版式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力求美观、整齐划一,体例一致。全套书结合语文课本编写,配合相应版本的教材。板块设计考虑到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特点,栏目名称与内容要求均不相同。1—2年级均采用15mm×15mm的田字格;3—5年级每课首页采用15mm×15mm的田字格,次页从实际出发,3—5年级用12mm×12mm方格,让学生习惯用方格写字;5—6年级设计了横线格的书写,让学生适应从方格到横线格的变化,培养书写能力。评价栏目力求活泼有趣,低年段用卡通人物对话,互相提示重点,来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中高年段让学生对双姿和书写进行自我评价。
二、教材体系
四条主线贯穿在12册教材中。
1. 技法书写指导
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律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行楷书写。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从四年级开始,训练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速写能力。
2. 常用汉字书写提示
根据28个“汉字笔画名称”、“汉字笔顺基本规则”、300个“教学基本字表”和2500个“常用字表”, 低年段安排了300个基本字的书写提示,中高年级安排常用汉字约800多个分散在各课里完成书写提示。
3. 结合语文课本同步练习书写
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同学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低年段同步练习书写每课的生字;中年段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高年段除了选取该单元课文的词语、文段练习书写外,还增加了横线格的书写练习。
4. 书法知识和硬笔书法欣赏
书法知识小课堂和硬笔书法欣赏每册各安排4个,系列性、知识性强,通过文图的结合,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几条辅线穿插在教材里:低年段的小花絮和三年级的书家名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书法文化。1—3年级慢速书写练习和4—6年级的词语、文段快速书写训练,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逐步渗透。
三、教材体例
教材体例通过以下几个栏目来呈现。
1. 书写指导。1—2年级叫“金钥匙”,3—5年级叫“技法园”。通过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范例,进行书写要领指导。
2. 书写提示。1—2年级叫“小练笔”,3—5年级叫“摹写板”。通过示范例字对该字的书写特点进行书写提示,用描红、仿写练习书写。
3. 课文同步练习。1—2年级同步练习课文的生字,3—6年级同步练习课文的词语、文段。
4. 评价。1—2年级为卡通人物对话,3—6年级叫“评一评”。
5. 综合训练。对单元进行总结性练习,有几个小板块:易错、难写字提示;形近比较,组词语;难写字易错笔顺提示;举例、描红、仿写等。
6. 书法知识小课堂。书法常识系列讲座。
7. 硬笔书法欣赏。内容有配图,配诗、词、文句,配赏析。
此外,一、二年级有小花絮(书法人物故事),三年级有书家名言(有关书法写字的言论)。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