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文/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陈汉城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始终处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双轨制”并行状态,深圳也不例外。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 “双轨制”的二元对立,既直接导致了高中教育自身的异化,即对高中教育的本质与性质、价值与定位、目标与任务诸方面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造成行动的误区;又导致了高中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关系的异化,即高中教育不能有效衔接大学教育和义务教育;还导致了高中教育与职业世界、社会生活之关系的异化,即高中教育不能应然满足高中生参与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已经走向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中教育普及化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重新定位高中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综观我国的高中教育,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或技校,在定位与价值追求上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大多是走“大学预科教育”的路线,只关注了为每一个高中生成功的大学生活和终身学习做准备,却忽视了普通高中应承担的为高中生成功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公民生活做准备的功能;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在“片面强调职业技能、忽视基础文化教育”的畸形模式中前行,淡化了为大学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准备教育。由此看来,我国的高中教育需要重新建构,让高中教育走向综合化也就成为必然。

  一、深圳创建综合高中的可行性

  从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出发,综合国内外关于综合性高中的探索实践,结合深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深圳已经具备了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的各种条件。

  第一,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可以更好地满足深圳人民对教育的诉求。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最大亮点,尤其是教育部明确提出职普比5∶5的目标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经与普通高中持平,部分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甚至超过了普通高中。但目前,深圳高中阶段的职普比约为3.2∶6.8,虽然距教育部要求的5∶5尚有差距,但这已经是经过多年努力所取得的最好成绩。2013年,深圳的高中阶段学校首次取消了区域限制,即全市所有的高中阶段学校均可面向全市招生,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全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在第一次录取中均出现大面积的考生自动放弃现象,各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降低录取分数线,才勉强完成了招生任务。中等职业学校首次出现生源全面告急,尤其是户籍生源。据统计,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户籍生源所占比例已经降到了50%以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

  究其原因,首先,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家庭有条件让子女接受更好、更高层次的教育,希望子女能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甚至送往国外深造。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深圳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到2020年,户籍适龄人口全日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以上”的目标。其次,作为一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深圳发展到今天,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水平的中职毕业生在深圳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再次,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终结式教育,与当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是不相符的。

  基于此,通过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更能推动深圳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以此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化建设。

  第二,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深圳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

  受益于深圳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1856所,较建市之初增长了近6倍。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数151.84万人,较建市之初增长了23倍。现有高校单位11个,在校学生9.78万人;普通中小学635所,在校学生104.2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22所,在校生约6.02万人;幼儿园1186所,在园儿童31.69万人。

  依托雄厚的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和良好的普通教育办学条件,深圳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已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与必要的物质条件。如选择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综合性高中试点,市一职校、市二职校、华强职校、宝安职校、龙岗中专、行知职校、博伦职校等均具有较好的办学基础,无论是生源、资金投入、教育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广东教育综合版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57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