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是对深圳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教育部提出的职普比5∶5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依托现有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综合性高中,从表面上看,短期内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但从长远来看,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是对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优化整合。
首先,如依托现有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综合性高中试点,可借助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实训实验场地与设备、运动场馆等资源,仅需补充部分学术性课程教师即可。全市现有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建制、规模和办学资源不受影响。
其次,如依托现有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综合性高中,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和舆论引导,可支持技工学校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待综合性高中试点成功并逐渐铺开后,或可将一批普通高中改办综合性高中,届时,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将不降反升。另外,通过开办综合性高中,可以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在确保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通过延长受教育年限,延伸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可以使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深圳已经开始在龙岗区试点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面向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在职劳动者提供业余性质的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这是提升城市人口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项民生大事,也是壮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有力举措。
综上所述,探索实践综合性高中,将有力推动深圳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未来3~5年内,深圳中等职业教育将实现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同步跃升。
二、深圳应创建怎样的综合高中
综观国内外关于综合性高中的办学实践,其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类:‖型(双轨制平行式),即把普高班与职高班组合在一所学校内,两种办班形式呈平行状态,相互之间无直接联系,这种办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出两种办班模式的深度融合,本质上还是“两张皮”;X型(双轨制交叉型),这是把普高班与职高班组合在一所学校内,两种办班形式呈交互状态,学生可在两种办班体制下自由流动,这种模式适合于学生规模小、师资充裕、体制机制灵活的国家或地方学校,在我国,目前很多条件都不具备,难以推行,深圳也不例外。
在深圳,可以探索的是 型(一体化分流型)模式,即在一所学校内,把高中学业分成两个阶段,学制设计为“2” 或“2+1”,即前两年采用普高与职高深度融合的模式,每个学生除共同接受大学准备及社会公民生活准备教育外,同时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一门专业技术,接受职业准备的教育;第三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个性发展需要再次选择新的学业发展目标。
学生进入综合高中后,有多种选择的发展路径。首先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分别对学术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社会公民生活课程的选择教育。其次,在高二结束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高职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及大学准备教育,即部分学生在高二结束时可以提前参加本市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者即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后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落选者留在本校接受职业准备教育,高三结束时还可再次参加本市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或广东省高职类高考,或直接就业。有志于就读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则选择在高三接受大学准备教育为主的培养,毕业时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步入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深造,或就业。
其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