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文/中山市东凤中学 蒋燕梅

  “慕课”,即MOOC,是“Massive 0pen 0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直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2013年“慕课”成了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词汇。一些中小学校积极接轨慕课,并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联系,借助慕课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录制微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学习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完成作业,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2013年10月,“C20慕课联盟”与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合作在麒麟中学和南头小学举办了全国首次翻转课堂教学观摩会;12月,“C20慕课联盟”又在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慕课”,对于孜孜以求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专家学者、教师来说,无疑是迎面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一时间,对慕课的高度评价纷至沓来,“慕课颠覆传统课堂”“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革新”……对“慕课”期待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基础教育“幕课”发起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说:“慕课的到来,已经在全国中小学里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可以说是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界最大的革命。”

  但是,“慕课”真的能带来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吗?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努力用新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20世纪初,爱迪生在电影发明后曾经预言:“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传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事实证明,爱迪生的预言落空了。电影之后,是电视、数字化平台、网络……虽然这些新技术都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但都没有撼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要真正实现课堂变革,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慕课”一方面要有“物理反应”,变革教学流程,翻转课堂;另一方面更需形成“化学反应”,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教师心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慕课”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并从技术上确保其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在研究和实施“慕课”时,无论是对课堂外知识学习阶段的微视频,还是对课堂上知识内化与运用阶段的组织,都要心中有“人”,从有利于学生“学”的视角去设计、安排,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否则,就会成为一种“跟风”, 成了部分教师和学生“把玩”的时尚,成了为“慕课”而慕课,为“翻转”而翻转。比如,“慕课”平台上的“微课程”,根据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的特点,一般要求微视频在7至10分钟,于是一些教师就将原来做的精品课程中的课堂录像,掐头去尾,省略掉中间学生的学习过程,剪辑成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时间上是严格地“微”了,但是给谁看,其主体是谁,学习有无实效,在本质问题上却忽略了。纠结于形式上的“时间”,却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方面的实例莫过于2013年10月在番禺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语文高效研修班上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的一节语文作文评讲课。整节课,在程校长的“导演”下,从评分、写评语到归纳作文评价标准,每个环节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分享表达,而他则在各小组间巡回倾听、点拨指导、激励启发。学生思维之精妙,表达之踊跃,交流讨论之和谐,让听课教师们怀疑:这还是先前所听课的那个班的学生吗?一位“以学生为中心”的优秀教师,如艺术高超的调琴师,他总能恰当地调好学生心智的琴弦,让他们发出最美妙的音乐。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吴志

  教授认为慕课“最大的魅力在于——人性化”。 学生在家学习慕课时,可以回看、可以暂停、可以反复看,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而真正实现课堂翻转的关键是第二天的课堂学习。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效学习。但是,“第二天的课该怎么上”却成了大部分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习惯了讲授式的教师如何设计、组织课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认知方面的收获,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慕课”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经受着多重考验。作为学校,可以通过校本研修和培训、教师同伴互助学习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和调控能力,使教师成为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使课堂成为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之域。

  2013年下半年,笔者在校本研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广东教育综合版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76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