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C·随笔·教材与食材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材与食材
  文/四川大竹县青年路小学 何小波

  著名特级教师刘晓军先生转给我短信,说是人教社近期召开教学资源研讨会,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就感兴趣问题提交书面材料,问题包括:

  1. 人教版课标教材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请举例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2. 课后题和语文园地怎样体现语言文字运用?怎样体现与生活的联系?请提供至少三个活动设计加以说明。

  3. 对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编排有什么具体建议?请提供至少三个话题及设计案例。

  4. 高年级的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在内容和编排上可以做哪些改进?

  5. 目前的教师教学用书存在哪些不足?请提出具体建议。

  6. 目前的学生练习册应该怎样改进?请提出具体建议。

  我的第一反应是“教材”是什么?进而又想到“建材”“食材”等词。教材像建材。正如建材可以筑起各种风格的高楼大厦,教材也可以构建各种风格的语文大厦。不同的是,教材不仅提供构建的材料,还提供设计、建造和鉴赏语文大厦的方法、策略。教材更像食材。食材指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如黄瓜、白菜、牛肉、桂圆……食材可根据不同的特性分成不同的类别,如素类食材、肉类食材;寒性食材、热性食材;绿色食材、非转基因食材……我想,好的教材应该像好的建材一般,能筑起一道道亮丽风景,而非豆腐渣工程;像食材一般,能烹制一道道美味佳肴,而非味同嚼蜡。“筑起”“烹制”意味着不是直接呈现出现成的成品,它需要自己动脑动手去尝试去实践。

  倘若教材真是食材,那么教材的编者是直接把美食呈现给师生,还是仅仅是呈现一堆材料,或者半成品?或许应该兼而有之吧。用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引起学生的食欲,让学生大快朵颐后回味无穷,然后给出做这种美食的方法及材料,让学生试着自己做。也就是说教材不仅仅是把一道道美食或喂或灌或填给学生,而更要让学生用这些材料打下深厚的厨艺基本功,用这些材料学会做各种美食的绝技。若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许多语文神厨、语文美食家,岂不快哉!当然,这期间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然而,其中有这么几个困难。

  一是菜系各不同。像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等菜系林立一样,语文也是流派纷呈,情感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大语文教学派……面对同一教材,不同门派烹制“美食”的方法各不同,烹制出来的美食也不同。这就好比“豆”这种食材,可以直接煮着吃、炒着吃、油煎着吃、磨成豆面吃;可以加工成毛豆腐,成为著名的徽菜;可以加工成酿豆腐,成为著名的客家菜;还可以加工成豆花(又称豆腐脑、豆腐花)、麻婆豆腐、臭豆腐、干豆腐、豆腐皮、茶干、冻豆腐、豆卜……这些食品自然色香味也各异。同一篇课文同一首诗,不同流派来上,也就各异,如果最终殊途同归,万变没离本册本单元语文的“宗”也就罢了,怕只怕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或者各执一端,只得语文教材中之树木,未得其森林。

  二是众口很难调。就现在我国的这几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而言,大同小异,想满足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学子的胃口,实在众口难调。吃惯了川味的,未必喜欢粤菜,甚至会觉得难吃死了。除非遇到“缺衣少食”者,教材无论提供什么味的语文食材,都会饥不择食。倘若遇到“丰衣足食”者,尝遍天下美食,可能就会对教材中的语文食材挑剔。再倘若遇到食欲不佳者,本就对语文不感冒,可能就会对教材中的语文食材厌之。又倘若遇到偏食者,或喜欢婉约的、或喜欢豪放的、或喜欢简洁明快的、或喜欢瑰丽想象的……尽管我们有诗意语文、情景语文、情智语文、激情语文、简单语文、简约语文、本色语文、绿色语文、文化语文等应对之,恐也难以满足众多的口味。

  三是厨艺有高下。各种语文流派中的教师之“厨艺”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师就好比名厨,无论什么样的“食材”到了其手中都能烹制出美食。然而,名师就好像名厨一样,是不可多见的。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厨艺”还是欠火候的,并不能把教材提供的所有语文食材驾驭,烹制成各色美味佳肴。能烧几个拿手的家常菜者倒是不少,也就程咬金的那几板斧而已。所以,常常会看到无论什么样的课文,要么“一讲到底”,要么“满堂问”,要么“满堂灌”,要么“反复练”,要么“填鸭式”,要么“放羊式”,翻来覆去都是这几种方法。更有蹩脚“厨师”,做出的菜,要么糊了,要么淡了,要么只剩咸味了,要么就是一锅粥、大杂烩,或中看不中吃,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白白糟踏了许多语文食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教材与食材
广东教育综合版C·随笔·教材与食材78教材与食材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