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家常便饭,“海量阅读”“晨读晚诵”“分级达标阅读”也因此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语文教师们正在努力尝试,对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进行实践和探索,这是一种可喜的教学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那么,应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怎样才能真正“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呢?日前,笔者观摩了某教师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四十八个脚趾》(《南方分级阅读》丛书四年级书目),感想颇多,欲借此来谈谈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成长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四十八个脚趾》是一部高扬着亲情、责任感、智慧、勇气等生命成长主题的儿童科幻小说,其中最触动人心的是关于母爱的描述:在青子的妈妈变成四十八个脚趾的怪物后,怪物妈妈与孤独的儿子之间的对话令人潸然泪下;怪物妈妈躲在床下,偷听青子父子对话的情景让我们倍感揪心;即使是在最可怕的夜晚,儿子梦到的还是妈妈的吻、妈妈的抚摸……一幕幕的情景,让人感到诚挚真实,如在眼前。读着读着,笔者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自己拥有的母爱,思绪万千,深深触动。我想,这其中的微妙情感,就是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端口。我期待着教师带领学生撬开这个小口,让这部作品的意义和神韵一下子洞开,然后是老师引导学生,模仿作品里青子与怪物妈妈的精彩对话,最后必然是孩子们对阅读这部小说的渴求。可是那位老师却是这样教的:先介绍作者,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介绍科幻小说的特点;接着从其他作品中找了一些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比如“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天空飘下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对比,感受小说语言文字的优美,并引导孩子们抓住小说中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激动、喜悦或悲伤等情绪;最后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下课。
笔者以为,在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值得商榷的是教师花费了不少时间在一些训练环节,如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精彩情节进行诵读、欣赏和迁移等,而忽略了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的确,小说的第5 章 《一觉醒来,所有的人都失踪了》、第7 章 《一千个星茧》、第9 章《星虫在颤抖》等章节的科幻情节颇为精彩,也能吸引孩子们的阅读欲望,但是这种停留在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