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面的好玩刺激的阅读心理能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持续多久?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亲情、爱心、勇敢、智慧等生命成长的营养价值又何以体现?对这样一部故事新奇、情感悠长、精神丰腴、意蕴隽永的作品,如果只是让孩子们泛泛而读,或追求情节式地阅读,那简直是对作品的糟蹋;而执教者对作品语言作出精彩的引导,更是在考试本位等思想下产生的功利行为。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固然要学习和引用作品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优秀作品中的每一个词句,即使是极为简单的词句,其背后都有着沉甸甸的思想、沉甸甸的精神,是沉甸甸的生命成长的点滴积累,是作者以灵魂之笔书写的促进孩子生命成长的精神养料,而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和科幻情节。因此,课外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摘抄与仿写等层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四十八个脚趾》这一类型的作品时,只有将作品中蕴含的勇敢的担待与责任、大爱的灵魂与气魄、亲情的意境与神韵、追求的品性与智慧等宝贵的精神品质焕发出来,才能以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在孩子的情感和意识上播下种子,涵养孩子的人格和生命,这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宗旨。

  反观当下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师为什么不愿意或很难拨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弦呢?笔者认为无外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一些教师在立足考试成绩、语言积累、提高写作水平等功利思想的诱导下,在课外阅读指导中重语言应用、轻生命成长,重情节猎奇、轻情感体验,重表达技巧、轻人文素养,重语言操练、轻语言生命,把一部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儿童文学作品解读成一个个紧张刺激的情节故事,肢解成一段段冷冰冰的精彩句段,还美其名曰“读写结合”。殊不知,这样的训练会“让孩子的心灵丧失温存和柔软”。试想,作品成了机械、乏味、生硬的文字符号,情感被过滤了,思想被筛离了,精神被忽略了,这样的作品孩子们会从心底喜欢吗?即使喜欢,又能持续多久呢?另一方面是课外阅读指导贪多求全的误导。一些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展示更多的作品章节,从而展示作品优美的形象及其表面魅力,故而减省了想象和熏陶过程,简化了体验和审美过程,略去了创造和生成过程,把学生对作品重点章节内容的共鸣、想象、生成、内化等相统一的立体体验过程简化为“摘录—诵读—迁移—引导”的“作品演示”过程。如此作为,致使学生的脑子里如马蹄杂踏,堆砌了许多作品的“零部件”;原先浑然天成、有血有肉的作品,变成了杂乱无章、毫无生气的东西,又怎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之心,对作品中的情感体验怦然心动呢。

  其实,在《四十八个脚趾》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教师不妨抓住变成怪物后的妈妈是如何珍惜与青子相处的时光,尤其是母子间的对话这些情景铺展开来,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一下青子内心的情感世界:妈妈消失后的孤独和思念,妈妈以怪物的样子出现后的恐惧、惊讶和欣喜若狂,与妈妈相处的温馨和幸福,等等。这样的情感体验,必定会使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眷恋和爱心在刹那间发出耀眼的光华!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自己对外出未归的母亲的思念,母亲对自己的百般呵护,自己想方设法地表达对母亲的爱戴,母亲为了自己的成长艰辛付出、不辞劳苦,自己在母亲面前撒娇时的欢笑,母亲因为自己乖巧懂事而流下欣慰的眼泪,自己看到母亲憔悴后的心疼、心酸,母亲看到自己长大了而万分激动……想着想着,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青子,随着青子走进作品,走进青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一起见证青子和自己生命的共同成长。这才是作品中最有魅力、最具价值的地方。此时此刻,孩子们定会发自内心地渴求阅读整部作品,从而使“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生命的温床,是灵魂的小屋。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去深刻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责任编辑 许纯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广东教育综合版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81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