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以推进高校“四重”(重点学科、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全省高校有3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比上年增加3个学科。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8个,创历史新高。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2人、珠江学者24人。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比上年增长42.86%。实到科研经费将超过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
四是以推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为抓手,促进民办教育转型发展。省政府出台包括探索分类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打造办学特色等23条措施的政策文件。省财政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对170多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予以奖补。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校生达542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占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5.8%,规模居全国第一。
五是积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中高职专业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展高职本科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试点。筹建和成立了分别由3所中职学校和4所高职院校牵头的职教集团。新增15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通过国家验收。中职国家级示范校创建工作成绩显著,居全国前列。
六是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从2013年秋季起在全省中小学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实现诚信教育全覆盖。开展大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广东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研究,加强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指导。印发改造提升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施意见,初步完成普通高中质量评价及特色化发展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广州、深圳被确立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推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成绩骄人。
3. 汇集教育资源,统筹保障办实事。
一年来,省统筹教育经费投入,督促各地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实事,“强师工程”、教育信息化、对外交流合作等有序推进,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教育经费统筹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大力落实省财政教育投入“一揽子计划”。改革教育经费配置方式,整合部分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和部分高等教育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