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俊英
2020年3月8日一大早,我就收到了恩师余映潮老师的祝福微信:“愿岁月静好,盼春色常在,祝女神节快乐。”那一瞬间,我的心情立刻变得明快而欢乐起来,而余老师的形象也立刻在我脑海中鲜活地涌动起来,那样亲切和蔼,那样可敬可爱。
说起我与余老师的相识,还颇有些渊源。那还得从我的作文课实录《唇枪舌剑比高下 扬长避短见春秋》的发表说起。2007年7月,《语文教学通讯》有一期“特级教师这样教作文”专辑,封面人物就是我仰慕已久的余映潮老师。余老师穿着白色衬衣,系着深灰色小碎点花领带,显得精神而干练、儒雅而自信,他温和地微笑着,问候着每一位翻阅这期杂志的读者。
我呢,不仅有幸跻身其中,而且由于姓氏的优势,拙作居然紧紧跟在余老师之后,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怯怯拽着长者的衣襟……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关注余老师,了解他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学习的深入,余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渐渐变得高大而丰满起来,我钦佩他教学思想的精妙新颖,欣赏他教学设计的精致独到。忽然间,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变成了一个“余粉”,但我却一直有个遗憾,就是只见过余老师的文字,却并没有见过真人。
直到2009年,那时,我已调到区教研中心工作了。一天,突然听说余映潮老师在呼和浩特有个讲学活动,于是,我约了几个余粉,立刻启程,直奔会场。在那里,我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余映潮老师。而且,余老师还在谦和的微笑中答应了我们的请求,这真是让我大喜过望。于是,2010年10月,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昆区“余映潮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终于成立啦。余老师将在未来的三年里,以工作室为平台,进行以点带面的教与学培训活动,提升我区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现在想起来,这几年,和余老师近距离接触已有十多次了。在我眼里,他对人总是那样温文尔雅又不失幽默可爱,做学术又总是那样孜孜不倦又不失灵活创新。每次聆听余老师的教诲,心中都会升起满满的敬意。他就像是我们的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总是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我们尊敬他、崇拜他也心疼他。每次培训,他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听课、评课、讲座,还要连续上好几节示范课。
现在想想,余老师做讲座、上示范课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犹如昨天。每次讲座,他总是胸有成竹,面色平静,娓娓道来,从容自如,如春风拂面,引领我们浸润在语文教学研究的世界里,让我们明白了语文教师独立、多角度研读课文的重要性,知晓了语文课上语言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