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使得劳动教育由说教变成亲历,从零散走向系统。
为了有效达成培养目标,劳动就不能是简单机械、耗时费力的“无智”操作,而应该是知识的应用、才华的呈现,能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付出中获得成就感。棋盘高中建成了资源中心、体验中心、研创中心、展示场馆、实践基地。资源中心包括课程研发室和劳动图书阅览室,职责是组织专业团队研发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网上管理软件系统,为学生选课、课堂评价提供参考平台,添置劳动教育方面的书籍。
体验中心包括七巧灯舞传承室、中药文化研究室、陶艺制作传承室、茶艺文化传承室和现代农业体验馆。具体劳动育人指向是:借助省非遗项目带领学生动手制作七巧灯,再用舞蹈的方式表达劳动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聘请徐州市著名制陶名家王光永先生担任指导顾问,校美术老师黄本坤担任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制作陶艺;配备各类茶具、茶饮,构建微型茶文化馆,按照时令采摘课程基地里的中草药,制成花茶,让学生体验摘茶、炒茶、品茶的完整过程;建造智能恒温大棚,通过旋转式、悬浮式、立架式等种植方式,让学生感受无土栽培的意趣。
棋盘高中建设的研创中心包括农业种植检测室、汽车工程探究室、微生物发酵研究室、“艺想天开”文创中心和电商运作体验平台。学校配置土壤成分检测分析仪、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仪、水果糖粉检测分析仪、甲醇检测分析仪,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确立科学种植、生态种植的理念;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联建,让学生了解与汽车有关的工程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添置白酒发酵提纯设备,带领学生酿酒、酿醋,让学生边劳作、边观察、边思考,将课本知识实景化;营造舒适的文创环境,运用创新思维,把原本弃置不用的物品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具有实用、欣赏价值;借助物联网、新媒体,把生态农场和文创中心生产、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推介出去,通过义卖的方式,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被接纳的快乐,提升劳动的自觉性。
劳动教育课以体验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需要形成基本的操作范式,建构基本模型。棋盘高中构建的课堂流程模型为:明确目标——熟悉工具——安全学习——规范操作——反思评价。既然是课程,就需要评价。棋盘高中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操作水平、劳动成果等,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评价机制力求实现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五位一体,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突出表现性评价,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成果展示,增强劳动素养评价和价值体系的考核。
建设课程基地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工具的演进史,将农具与其他学科勾连,实现纵向巡察与横向联系的结合,可以拓宽学生的生命视野,砥砺学生的学问品质。而让学生以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