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事“失眠”为何故?

  使她很难照顾好孩子,为了安心工作不得不把孩子长时间托付给公婆照看,只在寒暑假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这种终日奔波,外加对家庭、对孩子的内疚,日积月累也变成了她心中的一种无奈和痛苦。

  每天值班时,看到张老师背着黑色背包,一手提着备课作业,急匆匆去赶公交的背影,内心总有一种难言的怜悯和同情。“我们怎样帮帮张老师呢?”我和办公室的同事商量。“张老师的这种情况,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更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啊!”“我们以后多和她交流,对待工作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就好,对一些事情不要想得太多……”老师们各抒己见。其实,教育行业已成为公认的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像张老师这样满怀焦虑却仍旧勉力支持的教师不在少数。我认为,想要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要改善学校管理环境;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也须注重身心调节与专业成长。

  首先,学校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在细节上也要注重人性化,严谨而不失温度。学校的各级各类表彰,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执行,但对那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却因各种原因落选的教师,学校完全可以有其他的精神奖励,这往往会给这些教师带来莫大的激励。另外,冷冰冰、刻板的上下级关系,很不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就像头顶着天花板,时刻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战战兢兢,不仅个人创造性受到抑制,长此以往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教育是强调创造性的行业,学校是育人的“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师生之间,也包括师师、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尤其应该摒弃这种冷漠和严厉。

  作为学校领导要珍惜和老师们共事的这种“缘分”,要关注好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当老师们遇到困难,领导要跳出自己的角色,从同事朋友的身份来帮助老师。以前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邻校的一名教师生病住院,因老家在外地,孩子又小,只靠妻子一人家里院里两头跑,忙得心力交瘁。学校领导知道后,立刻让办公室负责发动男教师自愿轮班到医院照顾该教师,并且校长第一个报名负责夜间的值班。相信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为这个校长点赞,为这所学校叫好。学校就是一个大“家”,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学校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领导心里有了教师,教师的心中才能装下学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学校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教师个人要正确看待学校的考核。学校的管理要靠制度运行,没有考核就维系不了制度,彰显不了制度的权威性。但考核的结果和名次并不一定是甄别教师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教师的考核成绩和名次是由多项指标累计而成的,不担任班主任工作,可能就没有班主任考核项目的得分;没有论文发表或课题研究可能就少了个人发展项目的得分;不担任学校的领导、可能也没有管理项目的加分……仔细分析一下学校的考核成绩,对于多数的普通教师而言,考核的名次大都在中下游,被表彰的对象也是集中在班主任和科室领导的层面,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多劳多得”。班主任有班主任的职责,他们要随时处理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他们要精心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他们也是压力和繁忙并存的;学校的科室领导也有忙不完的琐事,应接不暇的检查督导,其劳心劳力也可想而知,所以完全没必要太在意这个分数,没有必要在这些考核评价上“劳神费力”。我们可以在教学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其他方面去捡拾教育的幸福和美好。

  以前我有一个教英语的同事,教学成绩特棒,家长口碑好,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英语课,但工作以来从没有得过学校及上级部门的表彰。一次我借此调侃她,她微笑着回答我:“老师们都认可我的课,同学们都喜欢上我的课,每学期学校领导都安排我教毕业年级,年年被学生评为‘最喜欢的老师’,这些还不够吗?”这位同事每天在学校里都如阳光般的存在,她的自信、开朗、洒脱,如学校一道靓丽风景般影响了很多教师,现在虽然她调到城区实验学校去了,我们仍然视她为楷模榜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职业价值,当我们依靠自己的专业素养带给学生真实的成长,并因此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敬慕,这样的成就远远高于表彰、职称等制度性的肯定。

  再次,教师要多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我强烈地感受到,在现实中多数教师过于关注学校的评价、过于在意荣誉的得失,却很少思考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遮住双眼。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满足感最终还是回归到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上。就如张老师,在学校尚属年轻教师,毕业于省内知名师范大学,在入职前曾接受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自身潜力在学校队伍中绝对前列,也正源于此,才多次执教区级的公开课、研讨课,受到教研员的高度评价。张老师完全可以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可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实现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可以深化时事政治内容,让学生走出教材放眼世界……只要坚持,在不经意间就会成为行业翘楚,最终成为学科中的骨干、带头人,收获到源于职业的

  (下转第1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同事“失眠”为何故?
师道情智版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15同事“失眠”为何故?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