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 朱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这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但今天我们的“生活”与陶行知当年的“生活”,今天的“社会”与陶行知当年的“社会”,今天的“教学做”与陶行知当年的“教学做”相比,均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而,今天“生活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与当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相比,也就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在新时期继续追寻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向,探索新背景下生活教育的意义、路径与创新呢?

  在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第3卷第2期,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说到生活教育的特质有六个方面: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陶行知是这样解释“有历史联系的”,他说,“人类从几千年生活斗争中得到的,而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用选择的态度来接受。但我们要留心,千万不可为读历史而读历史。我们必须把历史的教训,和个人或集团的生活联系起来。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生活,从现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这样经生活滤过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

  与陶行知所生活的时代相比,今日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任务、社会条件、学生属性和教育的功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今天,我们也要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放到当下的“现生活”中去过滤,与今天的“现生活”相结合,才能指导今天的中国教育。

  一、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兴国——生活教育的任务在改变

  1939年1月,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中说,“在抗战建国这一伟大的时代中,生活教育有……四种任务:一、力求长进,把自己的集团变成抗战建国的真力量;二、影响整个教育界共同求进,帮助整个教育界都变成抗战建国的真力量;三、参加在普及抗战建国的生活教育的大运动里面帮助全民族都变成抗战建国的真力量;四、参加在普及反侵略的生活教育的大运动里面帮助全人类都变成反侵略的真力量。”

  陶行知还说,“我相信生活教育必定能够发出伟大的力量帮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帮助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帮助创造一个和平互助的新世界。”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当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的任务。显然,这样的“任务”放在今天已不符合现实,但陶行知所强调的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思想,却不会过时。今天的我们,如何界定“生活教育”的任务呢?

  杨东平教授认为要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合拍的、能够兴国的教育。这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也就是,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教育的任务更主要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而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

  如果还借用陶行知的话来讲,那么当下的生活教育也应该有四个任务:一、力求长进,把自己的集团变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力量;二、影响整个教育界共同求进,帮助整个教育界都变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力量;三、参加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活教育的大运动里面帮助全民族都变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师道情智版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21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