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晓彤
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犹如老师邀请学生一起携手打造一座大楼。绘本故事提供了这座大楼的地基,老师作为设计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沿用不同设计模式设计大楼的主体框架,学生作为参与建设者,他们不同的想法和角色表演为大楼的每一层添砖加瓦,最终每一座大楼的建成,都因着不同学生的参与和贡献,生成不同的质地和风格,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本文以四年级的英文绘本《巨人的花园》为例,一起走进教育戏剧课堂,看看《巨人的花园》这座大楼如何建成。
一、夯实地基——文本分析
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夯实地基,针对绘本故事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文本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挖掘故事主题,为戏剧的多元化探索提供切入口;文本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绘本的故事线,为戏剧活动的进阶化设计提供依据。
英文绘本《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之作,由H.Q.Mitchell改编,MM publication出版:巨人有一座美丽无比的花园,镇上的孩子喜欢偷偷来巨人的花园玩耍,可是巨人发现后,赶走了孩子们,还让工匠修筑了屏障墙,不让任何人走进花园。没有了孩子玩耍的花园变得寂静,冬天来了之后不再离开,花园因恶劣天气的肆虐而变得凋零衰败。巨人一个人整日守着被冰霜覆盖的花园,直到孩子们再次溜进花园,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推倒高墙,邀请孩子们进入花园,与孩子一起共享花园。针对这个文本,笔者首先做了多元主题的分析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