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 陆 安

  初中历史课不好上,是很多从业者共同的感受。从宏观上来看,这门学科在中考指挥棒的长期辖制之下不受重视,成为被边缘化的“小三门”弱势学科,这种功利驱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挥之不去;从微观上看,新时代的初中生接受历史资讯的渠道多元立体且无孔不入,他们对历史的爱好点与兴趣点各不相同,出于本能的探究欲望与考试阴影下学习精力受限产生巨大的冲突。如何适应他们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释放历史教育应有的魅力,在减负增效的前提下提升其基本的历史素养,便成为摆在历史教育人面前的一道不容回避的难题。历史课需要攻坚克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攻坚克难?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最近的一次蹲点听课,让我对此产生了些许新的想法,那就是,在让初中历史课走出困境的诸多考量之中,有价值、有实效的情景再现确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一、情景再现,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

  历史不能假设,亦不可复现,但这不等于说历史的情景就没有了科学化、艺术化再现与复原的可能,否则,历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乃至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便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对于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的初中生来说,历史由远及近的发展规律与个体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相悖,这是导致其认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在这个“坎儿”上攻坚克难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设法营造一种再现与复原历史情景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必要的历史熏陶。

  清末民初,是一个渐行渐远、日益模糊的历史时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遥不可及,但是,有一位历史教师却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巧妙构设成一座可以进行学习与思考的“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穿越时空,拥有一个近距离感悟和体会遥远历史的机会。这就是不久前,作为教研员的我,在自己的“青岛名师工作室”基地学校沧口学校蹲点调研时,不经意间所听的一节没有刻意准备的常态课——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王小娜上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

  自打“青岛名师工作室”获批以后,我就打定主意,在蹲点学校持续听课、观课、议课、研课,让教研工作更接地气,力避形式化、看点化、表演化,夯实教研的基础,让教研工作可持续、生态化,赋予其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基于课程改革深水期的新常态,教研工作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不打招呼的随机听课,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这不,在那一整天的调研蹲点中,就遭遇了这样一堂没有往常刻意雕琢打磨痕迹的原生态课。“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西学东渐,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涌进了封闭已久的古老中华大地。今天,我们的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简易博物馆,请同学们随老师我一道,去领略那个处处变革、事事更新的特殊时代的风采。”寥寥数语,王老师就直入主题,揭开了这堂课的序幕。

  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参观学习的第一站——“历史博物馆之交通通信馆”。一条饱经沧桑的铁道线,一座巍峨壮观的新火车站,图片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孩子们引入一个奇异的与火车息息相关的情景之中。“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没有坐火车去过济南的?请举手!”“谁能告诉我,这条铁道叫什么名字?这座火车站又是哪里?” 在循循善诱引导出“胶济铁路”和“青岛火车北站”这两个身边信手拈来的乡土史概念之后,就船下篙,“铁路引进中国之前,你都知道中国哪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呢?”“这些交通工具都有哪些缺点呢?”学生们兴致盎然,马车、牛车、驴车、轿子、黄包车、帆船、皮筏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这些交通工具的缺点,搜肠刮肚,孩子们不过想出了“慢”“累”“只能用于短途”等,王老师一看思维这个“坎儿”不好逾越,便不失时机地铺路搭桥,降低思维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师道情智版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30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