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 黄瑞夷

  讲台是课堂里的“C位”,是所有目光的焦点,很多走上讲台的老师,一站就上瘾,上意识也好,潜意识也好,总之,骨子里就认定讲台一定是自己的,拥有权一定是老师的。

  迷恋“C位”的教师,都有相同的课堂理念——老师就是教学者,是传递知识的人,课堂里的学生都是来听我讲课的,是向我学习的人。老师总是输出知识;学生总是不如老师,只能听与答,即接受知识。教师占据着“C位”看似自然而然,理所当然,但是,不难看到,凡是老师占据“C位”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变得狭隘和僵化,老师也不可能从学生中获得成长,课堂里难有共生。不仅是师生间难有共生,生与生之间也难有共生,因为在学生的心里,知识源只有老师,连课本都只是一个凭借,更不用说同学了。

  在日常的听课中,不难看到那些什么“激情导入、讲故事导入、猜谜语导入、看视频导入、设悬念导入”等之类的导入,其实质都是把学生视为一无所知的孩子。然而学生在拿到课本时,课文早就看过了,所以谜语一出学生就知道答案;故事刚开讲学生就知道要讲哪篇课文;悬念刚说,学生就猜得八九不离十。这种无视学生真实情形的教学,真有点自欺欺人,可是我们不少老师却乐此不疲地设计,激情地展示,从未反思过是否备过学生。正因为总是这样表演着教学,在“C位”上享受学生专注的听答,永远都是自己输出,很难从学生的学习中获得启示,老师才在课堂里无法生长,课堂里才难有共生的机会。

  教师让出“C位”,与学生共享三尺讲台,课堂的情形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学生会因为位置发生变化而感受到角色发生变化,当学生站上“C位”,感受着同学目光的聚焦时,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也是知识的输出者,渐渐地就会做出角色管理,学习会变得更加自觉;进而改变学习观念,即自己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可以跟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分享、对话的学习者。其次,学生不仅可以自己学,还能教自己,甚至教别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用教的法子学,比用学的法子学来得更真切,也更有效。”教师让出“C位”,其实也是在实践海德尔提倡的——“让学”。那学生有没有自己教自己或教别人的能力呢?实践证明是有的,学生不仅能教同学,还能给老师带来启迪,让老师也能在课堂里成长。

  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赏析课文,把赏析成果写成作文,然后同老师和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就能起到相互启迪的效果。如教学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时,很多老师都只关注文章是怎么刻画一个“穷”字来衬托穷人心灵的美好,怎么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来突出穷人品德的高尚和富有。可是在课文赏析交流中,有的学生却读出“环境描写是突出穷人生活的艰难”“心理描写是突出穷人做善举的艰难”。这样的理解完全超出了老师思维的定势,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课文不是通过物质的“穷”来衬托精神的“富”,而是通过“穷”来渲染生活的“难”,通过“难”来反衬穷人做善举的“贵”。这不正是一个成语“难能可贵”的阐释吗?这不就是老师从学生的讲解中获得提高吗?

  再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大多数教师都会提出问题“要是让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第三次赛马会怎样呢”或者是“齐威王不服输要求再赛一次,那结果会如何呢”,让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再赛一次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课堂确实很热闹,学生很兴奋地投入讨论中,但是这个讨论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呢?老师其实是想让学生明白孙膑的智慧,在短时间里就计算出“万一”的结果。但是,课堂交流时,却有学生在讲台前这样说:“不必计算,也不必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课文里的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事件的结果——因为齐威王是君王,君王之位决定他与臣子打赌只能赢不能输,他自恃胜券在握,结果竟出乎意料地输了一场。就这一场就足够了,因为齐威王是输不起的,这就因为他是君王,即使后面再赛,每一场齐威王都赢,这对于一国之君的齐威王而言又有何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师道情智版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34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