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榕树下

  阳光倾泻在树冠上,树叶闪耀着晶莹的光。孩子们团在树荫下轻声交流着,与伙伴,与树根树干树叶。大片的绿色下,是生动的笑脸;浓密的树冠下,是好奇欢悦的眼睛。

  这个场景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也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眼看下课铃要响了,我让孩子们席地而坐,问道:“同学们,今天你们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棵树很神奇,长着长长的胡子、茂盛的枝叶。它和其他树不一样,有一种蓬勃的美。”

  “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这棵树。今天把五官都加入进来观察,才发现它真的很美很神奇。”

  “我发现在太阳下很热,在这棵大树下就很阴凉。这棵树有一种让人很舒服的气息,给人美的享受。”

  我赞赏着孩子们的发言。最后总结道:

  “同学们,这棵树在建校不久就种下了。同事告诉我,那时候它只是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树。可是现在,枝繁叶茂,就像一把巨伞。它是怎么长大的呢?人,是不可能帮它长大的。你们看,它的枝叶在空中,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也接受狂风暴雨的袭击;它的根深入到泥土中,汲取各种生长所需。而它的枝干连接着这两个部分。大自然这个奇妙的大系统运转着,不断给予它生长的养料。你们能想象围绕这棵树,这个系统是怎样运转的吗?根将泥土里的营养成分吸收,然后运到树干,树干传到枝叶,它们各自也要变大变粗,长成不同的颜色和质感,阳光雨露又会通过枝叶进行光合作用……那是多么复杂而和谐的场面呀!设想一下,将这个过程用3D场景来表现,需要多少程序!该多么壮观呀!可是,我们没有为这个过程付1分钱。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它一点一点地长成这么复杂的结构和图案,默默地给我们美的享受,也给我们带来阴凉。当我们真切地去感受到它时,它的神奇才会向我们敞开……”

  我这样说着说着,自己感动了,孩子们也被深深地触动。

  随后我们回到教室,让孩子们将刚才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一一写下来。孩子们马上拿起笔,安静地写起来。

  因为有了这样细致的观察,孩子们这一次的作文都写得很生动,和以前的写景作文相比,一下子有了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与大榕树的这次亲近,似乎打开了他们感受自然之美的窗户。

  欣怡在作文的结尾这样写道——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造物主是如何工作的呢?这样一棵树都被这样精心雕刻了,那自然界还有那么多树,那么多花朵呢!真心为自然的美丽和伟大而感叹。

  小皓的感叹是——

  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这棵树。原来大自然的美一直存在,而我们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话,后来在孩子们的作文中频频出现。

  是啊,美无处不在,孩子们需要的是发现美的慧眼慧心。

  因为这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学写景的文章或者写这类作文的时候,孩子们的发现就丰富了,情感也细腻了。

  从榕树这里,孩子们打开了进入大自然的一个小窗口,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随后,我开始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点:

  “自然之光”这个单元的总结分享课上,我让各个小组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有的组从课外找到大自然的图片,给大家欣赏;有的组出示与大自然相关的诗文,朗诵给大家听;有的组展示几个同学在大自然里拍下的各种照片。而每个组都用自己的原创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深情。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了。

  听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深情表白,我也被深深触动。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斯宾塞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大自然的神奇美好,称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受这篇文章的启发,我写下这首诗读给孩子们听,作为这个单元学习的小结——

  最好的老师

  最好的老师

  他的课本无所不包,浩瀚无比

  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他的课堂幻化无形,活色生香

  玄妙深邃却又轻松随意

  不发指令也能带你进入知识领地

  不动声色也能让你领略生命真谛

  微观奇妙,宏观奥秘

  在他的指尖运转

  时空流传,生命际遇

  在他的谈笑间上演

  …………

  他会教你一辈子

  不知疲倦 无怨无悔

  与你相守 无止无息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这首诗。

  我盼望,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自然之美向孩子们徐徐展开,定格在他们心里。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大榕树下
师道情智版智慧纵横·大榕树下48大榕树下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