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不规则平面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怎么比较?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请拿出你的学案来试一试。

  师: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可以数方格来比较它们的面积。

  生:可以把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

  师:有同学已经想到了一些方法。现在4人小组合作,认真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是否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拿出学具,动手试一试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

  4人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先说左边的图形。

  小组1:我们组是把上面的半圆切下来移到下面半圆的位置,补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算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师:在半圆切割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有没有增加?有没有减少?为什么?

  生:没有。把半圆往下移动,它的大小没有变化,所以面积也不变。

  师:你们小组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们是把上面的小格移到下面,算有多少个小方格,再算图形面积的。

  师:这种方法也可以,但比第一种方法复杂。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怎样算右边图形的面积?

  小组2:我们借助圆规和尺子,把下面两个半圆切割下来分别旋转到上面两个半圆的位置,拼成一个长方形,再算长方形的面积。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知道哪个图形面积更大了吗?

  生:一样大。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明白,下面我们看看图形是怎样平移与旋转的,移动和旋转后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播放微课,呈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过程。师生共同小结:“图形平移后形状变了,面积不变,转化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原来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在这一环节, 教师使用微课引出具体的学习活动,呈现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活动后,教师利用微课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将知识发生变化的过程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平移与旋转的知识,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三)练习提高,知识迁移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不规则面积的求解方法。接着教师布置巩固练习,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总结评价,形成能力

  教师呈现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播放微课,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指出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是多样的,一般可以使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为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微课的结尾教师还提出了新的问题:“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不使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回家试一试。”

  在这一环节, 教师利用微课讲解“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掌握方法、提升技能。最后引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教学案例分析评价

  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空间概念,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3个“短而精”的微课视频辅助教与学,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第1个微课视频主要呈现问题;第2个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把静态的图画变为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第3个进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播放微课,未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实施分层教学;二是微课局限于教师的播放,未能引入多设备终端(如每人一台平板)支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后,教师可利用微课“可重复多次观看”的特点,把微课发到家长群,支持部分学生进行二次学习;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录制相应的微课进行解答。

  三、结语

  微课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好助手,恰当利用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适时、适度使用微课,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YQJK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师道情智版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59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