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构与优缺点,之后,提出让学生设计的目的:做一个比市面上的保温瓶更精巧的保温瓶,以期改善现有保温瓶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跟学生强调保温与恒温的区别,并让学生充分理解辨析热源。这便是知识移动、巩固与提炼的过程。

  (2)利用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在任务式课堂中,以游戏或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地再现问题场景。这个模式更适用于低年级课堂的教学,如在二年级下册的《磁铁能吸引什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扮演魔法师,将磁铁化作自己的分身,让学生在“寻找亲人”这一环节时脑海中形成对磁铁的整体认识。之后在“揭示魔法师真面目”这一环节,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通过设计、制作并检验分类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认识到磁铁的特性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探究性实验是当今小学科学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是指让学生从身边事物着手,发现问题并就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融合科学探究方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身边事物感知摩擦及摩擦力,激发其探究科学的兴趣。可先从新鞋和旧鞋的鞋底花纹开始,让学生分析新旧鞋底有何不同,探究造成不同的原因,引出运动与摩擦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借助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这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模式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感受到科学的美妙,从而使整节课实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客观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将不成熟的科学观点,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来证实或者证伪,养成“思维在前,实践在后”的习惯。

  (4)将不同课型综合融入的新型课堂

  综合类型的教学设计是前面几种设计的简单融合,如在四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由生活推动导入,利用移动式板书将学生所答的一天的食物写下并贴上,之后让学生思考食物与人体的关系,说出不同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教师进行分类总结,并说明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这便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架构的过程,其中也蕴含了螺旋式上升的问答过程。

  这些教学设计的类型虽大不相同,但均遵从培养学生实证意识这一主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考,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2. 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营造一个节奏既轻松又紧凑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达欲,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是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会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有效地促进课堂交流;巧用评价系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更好地调控课堂。

  (二)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为科学教育变革创造了新的可能。于是,强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交叉融合和有机统整的STEM教育应运而生。学科融合模式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各种课程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更是课堂内外融合的标志。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外资源,在课外继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让实证意识贯穿学生的思维。如在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对动物的外观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不知道从蚕卵到蚕虫再到飞蛾这个动态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因此也无法在课堂的开始提出有效的问题,对问题的探究也仅限于老师提到的一些现象。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可开展“科学养蚕”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访问、交流等研究方法,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身体会养蚕的过程,还能用心去体验、探究养蚕时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由此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这一过程也提升了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从科学实践中获得直观感知、形成技能、发现乐趣,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品质。本文结合了笔者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分为课堂和课外两部分进行。从教学设计及实施、学习环境的营造、课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科学实证意识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DXKT174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路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致数星星的孩子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7页:改写人生·仰之弥高话恩师
   第08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09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0页:走近名师·恩师秋实
   第11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2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3页:资教通鉴·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第14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5页:资教通鉴·同事“失眠”为何故?
   第16页:民间声音·别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第17页:民间声音·“想象力跟不上科技”当反思功利教育
   第18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19页:新论视窗·儿歌与儿童诗宜分清
   第20页:新论视窗·师大的洗手间没有纸
   第21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2页:新论视窗·我们应该怎样继承生活教育
   第23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4页:别样课堂·关于戏剧的心灵之旅
   第25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6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7页:别样课堂·当教育戏剧邂逅绘本故事
   第28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29页:别样课堂·舞台上的语文课
   第30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1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2页:别样课堂·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第33页:边教边悟·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第34页:边教边悟·让出课堂“C位”,赢得课堂共生
   第35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6页:边教边悟·《项脊轩志》细节描写的秘妙
   第37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8页:学子点击·实践叙事:心儿在园子里飞翔
   第39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0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1页:一页书香·从“人”的视角阅读
   第42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3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4页:往事今说·诗的见证
   第45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6页:智慧纵横·三个锦囊,化解课堂“意外时刻”
   第47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8页:智慧纵横·大榕树下
   第49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0页:智慧纵横·丢失的饭卡
   第51页:智慧纵横·英语早读“停摆”后
   第52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3页:家事如风·时光深处流出一条宽广的河
   第54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美粤教学 美悦课堂
   第55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6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模式 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第57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武术中的运用
   第58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59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60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1页: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海外撷片
   第65页:第二讲台·冬季养生首选红色食物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师道情智版广州市百千万第三批小学名教师培养成果展·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61小学科学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