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号每天更新一篇文章,他写的题材很广,除了教育问题,还有时评,让我们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有了深度认识。除了佩服王老师的精神,我也努力学习王老师的一些教育教学技能。
近几年,我关注比较多的还有一位网红教授戴建业老师。他是我大学的老师,他因讲古诗词而一炮走红。我反复在线听他讲诗词,并做比较,揣摩他解读古诗的方法,尝试模仿他讲课的方法,还积极推荐学生关注他的抖音。我近几届教的学生,几乎都知道网红教授戴建业。我也让一些学生尝试自己讲一首诗歌,并用抖音或其他短视频在班级微信群发布,激发了一些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我还尝试研究戴老师用西方解构主义讲解诗词的方法,也尝试写过论文。当然,我也关注过B站戴老师的讲课。后来,我索性买来戴老师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戴建业精读老子》等书来研读。
除此以外,我也关注了余党绪老师、王君老师的公众号或博客。古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些大家的教育教学思想,或者技能,或许很难学习和模仿,但是他们那种对教育虔诚的爱,对教育朝圣般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我的线上文学阅读和教学阅读,其实是两条交叉线,文学阅读促进了我对文字的感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我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也让我作文教学的水平逐步提升。教育专业阅读,让我学会名师处理教材的策略,也促使我带领学生延伸阅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了课堂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个从工作开始就坚持写作的语文老师,我在辅导学生写作方面心得比较多。迄今为止,我的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向报刊投稿,收获颇丰,学生获奖超过100人次,发表的文章多达100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州市第四批招生的高中学生,他们的文章能够发表在《读者》《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知名报刊上,我相信,这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肯定刻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记。
总之,我的线上阅读还得更理性,更深入。组织学生进行线上阅读的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砥砺前行,不负所望。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