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铭
是什么发明带来了当下生活至深的改变?当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时,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会与我一样,那就是互联网。生活在Z时代的青年,从柴米油盐到人际交往,从生活动态共享到信息获取方式,以电脑、手机为终端形式呈现的网络世界,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美国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我们裹挟于信息技术构成的话语体系中。在这样波诡云谲的社会背景下,谈及对传统阅读的坚持和守候似乎是一件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事。我们在时间的齿轮下走得越快,却丢弃得越多,离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自己好似越来越远。直面“泛阅读化”时代,如何与同伴一起,借助网络的力量,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从海量信息表面的漂流潜入知识结构与文学世界的内部,是值得我们教育人追索的课题。
个体阅读:从感性到知性的突破
今年6月,《温州教育》主编、温州市教研院高中科室主任林日正老师邀请我参与了一场温州写作研修班的教育故事分享会。我在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少有人走的路》时,提到了《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一书让我找到了一种可转化为执行力的知识,给我在教学迷途时带来的影响。
这本书介绍的是东京银座的妇幼综合诊所任妇产科女医师吉田,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变得更加不可或缺,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养育了四个女儿的同时还考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