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婵
一次午读课上,小浩突然趴在桌上痛哭流涕。我仔细询问了他身边的同学:上午并没有同学与小浩发生矛盾,班里也没有任何能引发他情绪波动的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小浩只是单纯性情绪崩溃。而在此之前,表现乖巧且特别有礼貌的小浩,从未出现情绪异常的情况,虽偶尔上课会神游,但每次提醒后他总能主动认错,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把小浩带到办公室,静静地等他平复情绪。恢复正常情绪后,小浩告诉我:从九岁开始,他就时不时会出现类似情况,瞬间就觉得很伤心,想哭,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特别是在晚上,他经常因为难过睡不着觉,但又不敢告诉父母。
小浩的语气很平淡,像在讲述别人的事情。我的心不由得一紧,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小浩很可能得了抑郁症,甚至已经到了需要专业医生干预和治疗的程度。这次情绪爆发背后的诉求,是他努力迈出了艰难而勇敢的一步,在向我发出求助信号。
我告诉他,不要过于担心和自责,我们的情绪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也会生病,以致我们有时会控制不了情绪,但这不是我们自身的错,是疾病引起的,是不由自主产生的。我们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如果难过了,就把情绪宣泄出来,如果需要帮助,老师会一直在。
见小浩能很好地接受我的话,我进一步引导:“当情绪生病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