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点拨·语文揭秘·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陈一鸣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我们常常会出现如下两个问题:

  ⒈ 采用“直译法”来描摹景物。这样描摹景物,显得生硬僵死。应该立即变直译为意译,语言富有描述性(包括景、情、境三方面),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述具体可感,力求优美,突出意象、意境和诗情特征,切忌空洞。

  ⒉ 分析人物形象不到位。有些人往往运用联想思维来感知形象,如没有想到熟悉的诗人生平,利用相关背景资料;没有想到相关的典故,影响了鉴赏。有些人抓到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的文字,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分析。

  我们如何来解答高考卷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题目呢?结合试题来具体探讨探讨。

  例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天津卷,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按照题目指向,在诗歌中抓住“幽色”感受其色彩淡雅美(外在视觉),空旷幽静美(外在环境),抓住“妙香”感受其味道清香美(外在),品质高洁美(内在),阐述具体,由表及里,努力挖掘。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我们要想做好类似上面的“景物形象”题,一要分类梳理意象,例如借助杨柳、长亭、南浦、酒等送别类意象,体会诗歌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的感情;借助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捣衣等思乡类意象,体会诗歌思念家乡,或牵挂亲人的感情;借助梧桐、芭蕉、流水、斜阳、猿猴、杜鹃鸟愁苦类意象,体会诗歌忧愁悲伤的感情,或者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借助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爱情类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爱恋、思念的感情;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羌笛等战争类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或厌恶战争,或征夫凄切向往和平的感情;借助菊花、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抒怀类意象,发现诗歌在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的规律。

  二要注意发现老师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模式。此类题目出题形式往往是这样的: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⑵这首诗营造(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画面)?表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怀)?答题模式应该符合文学鉴赏规律,展现较高层次的思维质量,如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作品,抓住主要景物);⑵准确地简述意象的特点(氛围、情调);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三要凸显诗歌意境的特征。我们常常透过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菽黍稻禾等表象(画面),会用“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词语来概括“宏阔”的意境,会用“生机、繁丽、热烈、高亢、淳朴、喧闹”等词语来描绘“繁华”的意境,会用“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孤清、冷寂”等词语来概括“凄凉”的意境。这样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和意。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做完下面两题。(2013年辽宁卷,14)

  竹轩诗兴   【宋】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我们在解答此题过程中最好逐一思考5个方面的问题:①人物身份是什么?(诗人)②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什么?(竹轩、柴门、狭径;茶碗、篆烟)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简朴,闲适)③写出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行为:倦卧,闲吟;心理:莫移、梅)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现实洒脱)④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意象:竹、雪、梅)表现出什么特征?(诗人高雅)⑤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答出人物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作品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我们要想做好“分析人物形象”题,一要注意分类整理人物形象特征,例如,从杜甫《蜀相》中看到类似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从屈原《离骚》中看到类似屈原的“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从李白《将进酒》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从王昌龄《出塞》中看到类似戍边战士的“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从陶渊明《归国田居》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从柳宗元《渔翁》中看到类似渔翁的“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从李清照《声声慢》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从陆游《书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如此等等,这样一整理,有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不同类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要总结老师命制“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规律和答题模式。他们往往这样命题,如⑴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⑵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我们总结的“答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⑴确定人物身份,概括陈述诗歌描绘的具体形象。⑵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⑶结合诗歌主旨,揭示人物形象的意义。

  我们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开卷读悟·要有一颗争夺冠军的心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7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09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10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形象意境赏析”题解题指津
   第11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词句含意理解”题解题点拨
   第12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分析语言特色”类题型考点突破
   第13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意境题解题技巧
   第14页:点拨·语文揭秘·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15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抒情方式鉴赏备考指导
   第16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7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9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0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1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4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5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6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7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8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9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30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1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4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5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6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7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8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9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题中的信号词 and
   第40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1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2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3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4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5页:点拨·英语胜经·比较汉英句式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
   第46页:点拨·英语胜经·形容词短语与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区别
   第47页:点拨·英语胜经·攻克阅读中的生词五招
   第48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49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0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1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2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3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4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5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6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7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8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59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60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1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2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3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4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5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6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7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8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69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0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1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2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3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4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广东教育高中版点拨·语文揭秘·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4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014-01-10 2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